【類別:】 學佛行儀 【篇名:】 朝暮課誦的意義

朝暮課誦的意義


課誦是寺院每天必不可少的修行儀式,即指定時誦經、持咒、禮佛、梵唄歌讚等法事。由於通過念誦儀軌可以祈望獲得功德,所以課誦又稱為「功課」。現在中小學生每天放學回家後做家庭作業,通常稱為做功課,這種說法就是出自佛教。

原始佛教時期,僧眾的日常行事,除了出外乞食,每天各自修行。修行的方法,一是學習教理,或聽佛祖說法,或互相討論;二是修習禪定,趺坐或者經行(在林間來回徘徊)。後來寺院立有佛像,又有了佛經,於是便有了禮拜供養佛像和誦讀佛經的儀軌。

古代印度諷誦佛經奉行「三啟」儀軌,首先頌揚馬鳴菩薩所集的讚佛詩文,其次正誦佛經,然後陳述迴向(把自己所修功德施往某處)發願。因全部念誦過程分為三段,故稱「三啟」。念誦結束時,口稱「蘇婆師多」(妙語)或「娑婆度」(善哉)。

中國漢地佛教念誦的基本儀軌也沿襲了三啟制,但略去了最後的大眾同聲念誦「蘇婆師多」或「娑婆度」的程序,不過有些法事的文末稱「善」或「善哉」,可謂是古印度的遺制。

佛教在中國的傳播是隨著經典的翻譯而展開的,誦讀佛經自然很受重視。《三國誌·吳書·劉繇傳》記載東漢笮融建浮屠祠「可容三千餘人,悉課讀佛經,令界內及旁郡人有好佛者聽受道」。這是漢地念誦佛經的最早記載。

東晉高僧道安是念誦儀軌的正式創始者,他製定了僧尼軌範三則:一是行香定座上講之法,即講經儀;二是常日六時行道飲食唱時法,即課誦齋粥儀;三是布薩差使悔過等法,即道場懺法儀。這三條開後世佛教各種法事儀軌的端緒。

據《大宋僧史略》卷上「別立禪居」條記載,百丈懷海「有朝參暮請之禮」,大約此時已出現了朝暮課誦的制度。明清之際,朝暮課誦漸趨定型化、統一化奉行的範圍遍及各宗派大小寺院和居家信徒,成為所有叢林必須修持的功課,違者依例罰錢。

佛門為什麼規定要在早晚二時做功課?興慈禪師在《二課合解》中說:「朝暮不軌,猶良馬之無韁。」意謂佛教僧人應以朝暮二時課誦來軌範自己的身心,否則就會像良馬脫韁,狂馳亂奔,誤入歧途。朝指五更,為一日之始,相當於現在的早上五時。僧人盥洗完畢後,立即上殿課誦,使自己的思想集中在修行上。

暮指日晡,相當於現在的下午五點鐘。在這個時候上殿念誦,目的在於不要在晚上陷入昏昧的境地,始終覺醒,一心向佛。

據《二課合解》解釋,早課始於五更,此時萬境未動,人剛從睡眠中醒來,正好心中恬靜。誦念《楞嚴咒》,可將人所具有的一切慾望在其未萌發之時便借助佛法除去,使人的心境永遠保持在清淨的狀態。

暮課念誦《佛說阿彌陀經》,使人明白西方極樂世界的妙境,為自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祈願。念誦《禮佛大懺悔文》的目的在於表示自己改悔過惡,發願今後精進修行,永不退轉。

最後念誦《蒙山施食》意思是天已傍晚,到了地獄眾鬼食時。念誦《蒙山施食》,可使眾鬼各得安慰。因此朝暮二課所誦的經文並非隨意而設,而是有深層的含義。





《古今寺廟巡禮 恭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