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僧衣看佛教三千威儀
前往寺院參加法會時,你看到的法師身著祖衣,威儀具足,令人一見便生虔敬之心。但許多不太了解佛教的人會好奇:沒有法會時,我見到的法師並非都身著祖衣啊!
事實上,受各種因素影響,當今出家人所穿衣服並非祖衣一種,大體上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法衣,即三衣,一類是常服,即海清、褂杉、帽冠、鞋襪等。
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初時規定僧人只能擁有三衣──安陀會、郁多羅僧和僧伽黎。
安陀會:五條衣,俗稱五衣,由五條布縫成的中宿衣。在佛陀時代是比丘貼身而穿的內衣;也有說是灑掃作務時用的,所以它也叫做作務衣。
郁多羅僧:七條衣,俗稱七衣,由七條布縫成的入眾衣,是比丘聽經聞法、誦經禮懺,或大眾集會時用的,所以它也叫做入眾衣。
僧伽黎:九條到二十五(單數)條衣,俗稱祖衣,是僧人的正裝衣,又稱為莊嚴衣,是僧人的禮服,在講經、說法、見尊長、國王召見或列隊上街托缽乞食時必須穿的。
在所有僧人服飾中,最為世人所熟知的大約就是祖衣(僧伽黎)了,祖衣也是佛教的象徵。
祖衣也被大家稱之為袈裟,袈裟是梵語,翻譯為中文是不正色、染色之義,因此袈裟稱為壞色衣,意思是不能用青、黃、赤、白、藍等正色來製衣。又因為袈裟必須用很多的小布塊組合在一起,然後縫合起來,所以也把它叫做雜碎衣或割截衣。
祖衣分為三品九種:下品三種分別為九條、十一條、十三條,每條皆兩長一短;中品三種分別為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皆三長一短;上品三種分別為二十一條、二十三條、二十五條,每條四長一短。
大衣的隔數,從九條衣的二十七隔到二十五條衣的一百二十七隔不等。條數、隔數越多,著衣者的身份越高貴。
同時,據說祖衣是由阿難尊者奉佛指點,模擬水田的阡陌形狀縫製而成。世田種糧以養形命,法衣之田長養法身慧命,堪為世間福田,所以又叫做福田衣。
此外,最原始的祖衣是沒有裝配衣鉤的。《四分律》中說到:「佛弟子舍利弗入白衣家,深恐風吹袈裟,脫肩落地。」由此,佛陀聽許弟子在左肩胸前祖衣領邊,穿釘鉤紐,係牢祖衣。後來,演變成如意形的衣鉤和衣環。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僧服最初也是沿襲印度的傳統。但是中國很多地區氣候寒冷,單是三衣顯然不足以御寒。所以,漢傳佛教援引佛制「許蓄百一物以至長物」的規定,在三衣之外,另制小褂、中褂、長褂及大袍等其他常用僧服。
「海青」即大袍,是我國僧團中主要的服裝之一,從我國漢唐時代的服式衍流而來。因它的款式腰寬袖闊,圓領方襟,比較其他衣裳肥大很多,所以也叫做「大袍」。
海青衣領,是用三層布片覆迭縫製而成,叫做「三寶領」。在衣領的前面中段,還有五十三行藍色線條,叫做「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同時還能加強衣領的耐用。另外,俗袍的袖口是敞開的,而「海青」的袖口,卻是縫合起來。
已受戒者,可於海青外加搭祖衣;未受戒者,僅著海青,不得披搭祖衣。另有黃色,為一寺之方丈或法會中之主法者所穿,一般大眾不得穿著。
海青,取意於「海」能容萬物、自在無礙,"青",因其色澤青出於藍,意在鼓勵策進修道者,不同凡俗,代代更勝。只要穿上海青就意味著已經是受持了在家戒律的真正居士。
佛教在尊重古制的同時,為了整肅儀容、莊嚴道風,海青雖不是「法衣」,但到今天都還能夠一直使用。海青也是我國僧團中除祖衣外最尊勝的僧服,在禮誦、聽經、會賓、議事以及晉見長老等重要的場合,多著海青。
百丈禪師提出倡導農禪制度後,因僧人需要出坡,肥大的海青穿起來行動不便,於是在此基礎上出現了衫和褂。
衫採用「三寶領」和旗袍的腰身襟袖搭配而製成,紐扣在腋下的右襟邊沿。衫的種類有長及腳背的長衫,長僅過膝的二衫,長未及膝的短衫。褂的款式是「三寶領」的對襟短褂,有袖或無袖。
上世紀三十年代,太虛大師還倡導一種新式對襟褂「太虛褂」,長度剛剛及膝,領子用兩層布片覆疊縫製的,胸前中間開啟對襟,紐扣釘在對襟的邊緣上,即現在「羅漢褂」。
此外,為了御寒,冬季的老年僧人多戴披風帽,俗稱「觀音兜」。另有天冠、寶冠、毗盧冠等法冠,一般僧人不能戴,只有法師「放焰口」或重大法會上才能戴。
而我國僧眾所穿鞋子,大致有三種類型:芒鞋、羅漢鞋以及僧鞋。「芒鞋」是用草類編織而成。「羅漢鞋」是用布料做成,鞋面為三片布條縫牢,鞋幫綴留一些方孔。「僧鞋」雖也是用布料做成的,但全身無孔,只是在鞋面前端縫起一條硬梁就可以了。
僧人所著襪子為長筒襪,又稱羅漢襪,上齊膝蓋,褲腿塞於襪內,既可御寒,又顯僧人威儀。
當代淨土宗泰斗明學長老曾說過:「只要穿上僧服,我就不會再脫下來。」僧服雖在時代發展中不斷改進。但對僧人而言,無論身著的外相怎麼變,其弘法利生之初心堅如磐石,未曾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