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名人傳記 【篇名:】 《星雲日記34 星雲法師著》03 人生舞臺 1995/4/1∼1995/4/15

領眾之道(1995) -- 星雲日記34 星雲法師著

人生舞臺 1995/4/1∼1995/4/15



■四月 一日  星期六

世界是不公平的,要求得公平,只有凡事不比較、不計較。不過在街道上,有的事還是十分公平的,如︰在馬路上,不管是開得多快的賓士、多豪華的凱迪拉克、多通俗的計程車,或小康家庭用的裕隆、好馬,只要碰到紅燈,都一樣要平等的停在同一條線上,那是最公平的時刻。

大陸微雕大師曲儒先生,下午到道場參訪,年屆七十的他,雖是國寶級人物,但表示現在唯一的願望就是想皈依佛教。來臺這一段時間,安單在臺北普門寺,每天早 上都上十二樓佛堂禮佛,讓他的心「安靜」不少,工作時比較有定力,不容易有錯誤,與在大陸工作時的心情和效果差別很大。他一再表示親近佛法的因緣太晚,覺 得很遺憾,今後微雕內容,將以雕刻佛教作品為主,如〈信心銘〉、〈證道歌〉等,且已報名參加本月十一日在臺北道場舉行的皈依。

西方的藝術作品,大都是又高大又廣闊的龐然大物;而中國的藝術品,則都屬內歛者,含蓄、精巧、細緻。就如微雕,完全是用「心」在工作,真的是宇宙皆在此一心,此一心可容納法界。

感念曲老先生對佛法之渴望,我以簡短的十分鐘,為他講說《心經》。人是精神與物質的結合,故人的存在要靠因緣,不知「我空」的道理,凡事易起分別心。 「無」非沒有,一切東西的本來面目(法),就是指空,「空」在數量上是不增不減,故無即空,有即色,有即無,無即有,是一個東西的兩面。

淨穢常會因一個人業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在真理中是沒有差別對待的,有差別者則有比較分別。世界是由心理和物理結合所成的,與世界接觸了以後,是非差別會很大,眼看非真,耳聽非實,用一個「無」字可以將假相、對待等一切都空過。

空非破壞有,有因緣存在者即空。宇宙真正的樣子就是空相。

二百六十個字的《心經》其重點乃在說明佛教的人生觀與宇宙觀。

因「佛光緣美術館」結緣不少,而其附設的「滴水坊」,不僅是到臺北道場禮佛信眾常去的地方,也有不少人是專程來此喝茶小憩的。這裡除了氣氛和環境的幽雅令人流連外,滴水坊內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親切、和藹、善解人意,更讓人有賓至如歸的感覺。

在滴水坊服務的小姐,大都是義工,她們並非為錢而來,純粹是一份奉獻,為歡喜、結緣而來,自然在工作中就流露出來,很多人都稱讚滴水坊不同於一般的茶藝館,因在品茶之餘,可以感受到祥和與溫馨。

■四月 二日  星期日

臺北道場這幾天正在舉辦「清明梁皇法會」,參加的信徒很多,我也隨緣跟大家說說話。

以前在大陸時,常參加佛事法會,來臺後,則著重於弘法活動和大家結緣。懺儀佛事對一個人的身心,不僅有滌塵的作用,其功德也很多,如––

1.報恩︰對諸親眷屬的感恩。
2.還債:藉拜懺功德回向給冤親債主。
3.培福:為自己培植福德因緣。
4.結緣︰以拜懺功德與生亡兩者結緣。
5.懺悔︰藉禮懺來消除罪業。

田中的禾苗(功德)若長得好,雜草(罪業)就不會礙其生長;一把鹽(罪業)如放在一杯水中,一定很鹹,但若放在一大缸水中(懺悔法水)就會淡得多;小孩犯錯,只要肯認錯(懺悔),父母一定不忍心責備。故學佛修道,「懺悔法門」對一個人的修持,是不可少的功課。

中華漢藏文化協會第四屆會員大會,今借用道場場地開會,理事長田璧雙喇嘛請我前去致辭。去年我辭掉漢藏協會理事長之職,大會改聘我為榮譽理事長。記得當初我成立「漢藏文化協會」時,其動機為––

1.民族間的交流不夠,尤其是與少數民族的來往更顯不足,希望藉此協會,彼此加強交往。
2.輔助政治的不足,為社會的安定,彼此溝通交流。
3.加強文化交流進而發展。

漢藏原本一家,顯密原不分彼此,希望大家能在會議中加強共識。

本山功德主黃麗明,每次看到我總要禮拜,常稱我是她的「三重」師父(先後皈依三次)。她從小是個孤兒,在圓覺寺長大,幾乎要出家,但後來還是離開圓覺寺。 先生曾梁源居士(臺北道場的信徒代表),在佛光山皈依時,法名就叫「圓覺」,黃麗明說她這一輩子都在圓覺孕育下,是永遠不會離開佛門的。

早在四十多年前,我在三重辦佛教文化服務處時,黃麗明想去見我,卻常被在服務處工作的兩位姊妹為難,跑了好多趟仍不能如願,真是萬般困難﹗四十年後的今 天,這兩姊妹反而回頭,要求黃麗明帶她們來見我﹗世事真的很無常,人與人相處,得饒人處且饒人,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四月 三日  星期一

在臺北道場期間,北部的別分院徒眾,經常不定時的來請示,隨緣與其小參座談。人的煩惱大都是因為遇到逆境或挫折時,觀念一下子「轉」不過來,能轉者自然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自我調適。

◎別人的傷害毀謗會增加我們的福德因緣,凡事不要太認真,外表雖被傷害,但陰德必定增加,我的福德因緣就是受人家批評而成就的。遇到逆境要用心用智慧來轉,才能有另一番天地。

◎身為主管者要具有規畫能力。對是非不要聽片面之辭,要能承擔錯誤,接受指責,才能公平、客觀處理事情。

◎多舉行「師兄長時間」,可以採用類似早餐會報或晚餐後座談的方式,讓宗門思想藉此承上啟下,也可以促進師兄弟間彼此的了解。

◎我是眾人的孝子賢孫,只要一聽到徒眾生病住院,都忍不住前往探望,如最近心平、依智、依品,徒眾都說他們對我很尊敬很孝順,但都不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讓我如此奔波探視,怎能算「順」?

晚七時三十分,於桃園講堂主持皈依三寶典禮,有一千六百餘人參加。儀式進行中,巧遇地震,《長阿含經》上說,地震有八個因緣––

1.地在水上,水止於風,風止於空,空中大風自起則大水擾,大水擾而普地震動。
2.得道之比丘、比丘尼及大神天尊,觀水性多,觀地性少,欲知試力則普地震動。
3.若菩薩由兜率天降神母胎,專念不亂,普地大動。
4.菩薩出母胎,從右脇生,專念不亂,普地大動。
5.菩薩初成,無上正覺,地大震動。
6.佛初成道轉無上法輪,則普地震動。
7.佛之說教將畢,欲捨性命,則普地震動。
8.如來於無餘涅槃界般涅槃時,地大震動。

經典上記載,地震依地動的方向而有六種相︰東涌西沒、西涌東沒、南涌北沒、北涌南沒、邊涌中沒、中涌邊沒等。地震時間大多在於––

1.佛入胎時。  2.佛出胎時。  3.佛成道時。  4.佛轉法輪時。
5.天魔勸請將捨性命時。  6.佛入涅槃時。

佛在世時的地震猶如在搖籃裡,給人一種舒適祥和之感,而現在的地震則叫人聞震色變,真是生不逢佛時。

由桃園返回普門寺的路上,短短的一條街上就碰到三個紅燈,看大家不斷搖下車窗引頸遙望,不難感受那份心焦,碰到塞車已經很令人煩惱,再加上車隊打結,更是讓人心急如焚。其實這是急不來的,唯有靜下心來,按部就班等待才不會發生意外,所以我有幾句話,提醒大家––

不急,不急,安全第一﹗
不急,不急,禮貌第一﹗
不急,不急,謙讓第一﹗
不急,不急,平安第一﹗
不急,不急,健康第一﹗

■四月 四日  星期二

美籍華裔作家湯婷婷(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英文系教授)、黎錦揚(耶魯大學畢業,以《花鼓歌》一書成名)、林英敏(威斯康大學麥迪遜校區英語系教授)、李雷 詩(李宗仁孫女,密西根大學畢業)、楊萱(加州聖塔克魯茲校區畢業)、劉愛美(耶魯大學畢業)、周勻之(《世界日報》、《世界週刊》主任)等,在華文作家 協會會長符兆祥先生的陪同下,一行十五人,今來道場參觀。

座談時,回答了大家的問題––

◎佛光山所屬的道場,在海內外有一百多個,推動的是「人間佛教」,世界上自由民主很重要,但比自由民主更重要者,是人民的幸福快樂﹗

◎人與佛是平等的,人很尊嚴、很尊貴,所以要從神權中解脫。我喜歡佛學,也喜歡文學,各位都是我請教的對象﹗

◎佛法因根基的不同,分有五個層次,以人為基本的「人乘」,如儒家的人道思想;基督教、天主教的「天乘」;具中國老莊思想哲學的「聲聞乘」、「緣覺乘」; 以及同攝此四乘的「菩薩乘」。通常稱入世的是指人乘與天乘,出世的是指聲聞乘與緣覺乘,而菩薩乘則是先入世後出世﹗

菩薩非神仙,而是人,比一般人更覺悟更超脫的人。宗教間的和諧尊重,包含有三要素,佛門稱之為教主、教義、信徒。要倡導教義統一,那是不可能的;教義如同文學、哲學,各有特色,不一定要統一。宗教間的包容,在於信徒教友的互相往來聯誼。

◎國際佛光會並非只有佛教徒可以加入,非佛教徒的朋友,也可加入「佛光之友」,在西來寺就有很多美籍的基督教徒、天主教徒加入佛光會。佛光會主張人與人間不是兩個而是一個,故彼此要包容,倡導國家民族共同生存,倡導人與人間要廣結善緣。

◎有作家問到︰要寫一本以「佛」為出發點的友愛和平小說,似乎是不可能的,因人間原本就是矛盾、是非的融和。

就如鳳梨在未成熟前是酸的,經過日曬後會變甜,在佛法說人心有二門(一心二門),一條是善,一條是惡,從惡寫起一直到人間的善。世間原本就是一半一半的, 男女、苦樂、白天夜晚、佛魔皆是各占一半,在小說的劇情中,仍有交戰,但總希望光明的一半能夠戰勝。然世界原本就是菩提與煩惱在交戰,寫小說於此處會有所 衝突,但不管如何,我們總希望如武俠小說中的打鬥,善的一方能戰勝。所以文學作品要有感化讀者的功能,這是很重要的。

中國在一千八百年前曾經歷五胡之亂,百姓一片生靈塗炭,佛圖澄以本身為人質,感化了

石虎石勒,而平息戰爭。要改變好鬥的民族性,由在上位的人領導下來,則能事半功倍。

■四月 五日  星期三

中午,搭機往菲律賓馬尼拉,參加由馬尼拉佛光協會所主辦的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理事會議。

菲律賓位於臺灣以南,隔巴士海峽相望,距離臺灣機程不到兩個小時,全國有大小島嶼七千餘個,是一個島國,為亞熱帶氣候,長年皆夏。根據野史記載︰明末清初 時,延平郡王鄭成功曾經為了尋找反清復明的基地,率軍到菲律賓,他在考察此地風情民俗之後,不了解菲國因為沒有明顯的四季劃分,導致雞狗不像中土那樣有規 律的啼叫,便以為此地雞亂啼狗亂叫,必定是男無情女無義之地,隨即率軍離開菲律賓。

菲律賓人民族性樂觀知足、善良熱情,充滿浪漫色彩,十七世紀開始便受西班牙統治,故有濃厚西班牙氣息。菲律賓人亦是馬來族,境內百分之八十居民信奉天主教,通行英語。

馬尼拉是菲律賓首都,也是菲國最大商港。

在此次世界總會理事會議的執行長王愷先生和馬尼拉佛光講堂住持永光法師的安排下,下午三時二十分抵菲律賓馬尼拉機場,受到佛光會員熱烈的歡迎,並享受到快速通關的禮遇。

從機場往馬尼拉講堂途中,可以看到由西班牙殖民時代遺留下來的傳統交通工具––馬車,還有機車、三輪車,以及裝飾得花枝招展的「隨手招」(屬私人自營小型 公共汽車,是經過改裝後的一種廂型車,穿梭於大街小巷,只要有人招呼,就停下來載客)都「各行其道」彼此不相妨礙。馬車的馬,都戴有眼罩,只能看前方,不 能亂看。少女頭頂東西販賣,悠閒地走著,頗有西歐的色彩。

傍晚,在馬尼拉佛光講堂與馬尼拉的信眾說話––

早在三十二年前(一九六三),我就來過菲律賓。菲律賓和臺灣的關係非常密切,人民大多是由福建移民來的,過去的佛教比較保守,沒有將佛教弘法度眾的精神擴 大。現在的佛教則不同,人間佛教思想很普及,主要還是由於許多信眾的護持,佛教能充分發揮的地方,人民自然會很幸福。

此次佛光會的理事會,明天開始在此召開,將有許多國家地區的代表來此結緣,就為這個因緣,馬尼拉佛光協會即可以和世界各地連線,同步擴展佛教事業。我也很 高興藉這個機會親自主持馬尼拉佛光協會及十五個分會的授證成立大會,希望每位會員彼此共勉為「同體與共生」的理想,做個共生的地球人、同體的慈悲人、明理 的智慧人、有力的忍耐人、布施的結緣人、歡喜的快樂人、融和的佛光人以及清淨的修道人。

■四月 六日  星期四

上午十時,前往信願寺拜訪瑞今長老。瑞今長老現年九十歲,福建晉江人,十二歲於南安小雪寺從轉敬老和尚出家,曾入安徽迎江佛學院,為常惺法師入室弟子,執 教於鷺江初期閩南佛學院,曾與覺三於漳洲南山寺創辦南山小學,開閩南佛教界創辦國民教育之風氣。民國十九年(一九三○)創辦養正院於南普陀寺,曾與慧雲、 廣洽諸師刊行《佛教公論雜誌》,並任小雪寺住持及南安佛教會會長。

民國三十九年(一九五○)南渡馬尼拉,任菲律賓信願寺、法藏寺住持。瑞今長老熱心弘法與慈濟事業,並創辦能仁學校,於一九五二年成立世界佛教徒聯誼會菲律賓分會並任會長。

一九三一年界僑界組織「旅菲中國佛學研究會」,一九三六年奠基建寺宇,即今之大乘信願寺,是菲律賓弘揚正法,以公共名義興建的第一座寺院。

早在三十年前,瑞老就對我從事的文化工作鼓勵很多,其又具有國際性格,經常參加世界性的佛教會議。得知佛光山有十位南非黑人發心出家,認為是一項非常值得歡喜的事。

信願寺除保有原來風貌外,還擴建了新的殿堂,跨街正在興工的新圖書館及停車場,頗具規模,在天主教國家境內,佛教能如此活躍,可見瑞老之弘法願心。

從信願寺出來轉往宿燕寺。宿燕寺為泉州宿燕寺之分院,是女眾修行的道場,曾在本山佛學院就讀的廣明法師和蔡慧安,就在此度眾。勉其多參與國際性活動,才會激勵自我進步,一成不變的守成,久之,腳步自會落後,如何在變化中求取進步,是弘法布道者不可懈怠的事。

下午二時,應馬尼拉當地二十多家新聞媒體要求,舉行記者會,就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第一屆第六次理事會議為主題,回答大家的問題––

◎國際佛光會的性質類似國際獅子會、國際青商會等社團,不同的是國際佛光會具有宗教性質,入會者大多是佛教徒。因此,會員要有同體共生的理念,推動人間佛教,把佛法落實在生活中,增進生活中的法喜。不論是理事會或會員大會,都是各協會爭取,經大會同意才可舉辦。

◎佛教歷史有兩千多年,其中不曾有過戰爭,是個和平的宗教,佛光會內也有「佛光之友」的設立,歡迎非佛教徒的朋友加入,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謀求人類和平。佛 教發源於印度卻在中國興盛,主要是因印度國內回教與印度教戰爭,致使佛教沒落。政治是用權力來教化,佛教是用佛法來教化。在此勉勵菲律賓的青年們要發揮努 力勤勞的精神,建立倫理道德的理念,並尊重個人的尊嚴。

◎導引社會善良風俗,傳播媒體的責任最重大,尤其是報導的角度,要譴責暴力,提倡和平,多歌誦善美的訊息。凡事要全力以赴,不管外界如何,至少要求自己的內心做到。

下午起,與會者就開始報到,我也會見了各協會代表。

晚六時三十分,前往椰子皇宮,參加主辦單位所安排的歡迎晚會。

椰子皇宮是已故菲律賓總統馬可仕的私人賓館,現已開放,建築式樣頗為靈巧,具有皇宮的韻味。

中華民國駐菲副代表,也是此次會議的執行長王愷先生,首先致歡迎辭。晚宴主持人世界總會副會長游象卿居士說︰「很高興到馬尼拉來開會,大家的熱忱和主辦單 位的用心,從報到開始至今晚的晚宴,安排得有條不紊,讓大家可以馬上進入狀況。今年十月中旬的世界大會就要在澳洲雪梨召開,我會將在此地學到的經驗帶回去 作參考。有錢並不一定快樂,有豐富的文化,才能使我們身心快樂。今晚在庭院吃自助餐,很適合菲律賓暑熱的氣溫,希望大家能盡興」。

我說︰「很感謝主辦單位選擇如此美好的地方來舉辦歡迎宴,就如《阿彌陀經》上所描述的極樂世界,有八功德水、九品蓮花、燈燈相照(游泳池內放了許多手工蓮 花,花蕊上又點了燈)。椰子皇宮是馬可仕宴請貴賓的地方,菲律賓協會安排我們來此,可見多麼重視大家的光臨,很感謝這份用心。」

晚宴進行中還穿插餘興節目,國家劇院全體演員均穿著菲律賓色澤鮮艷的傳統服裝,除表演菲國民歌、民俗劇外,還以各國民謠歡迎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代表。

非常感謝他們這麼用心安排節目,晚宴結束前,特以一千美元和國家劇院的全體表演工作人員結緣,並應要求,當場為他們皈依。

■四月 七日  星期五

菲律賓氣候只分兩個季節,每年十一月到翌年五月為乾季,六月至十月則屬雨季。一年中就屬本月分最熱,現在也正是暑假期間。在馬尼拉佛光講堂內外,都可以看 到中文學校學生及佛光會兒童分會的會員在清潔打掃。兒童分會是馬尼拉協會的分會之一,成員平均年齡十五歲,有二十名會員,會費是從平日的零用金儲存起來繳 交。一般會務就是利用放學課餘時間,打掃廁所、整理花圃。小會員穿起佛光會的會服,和其他分會會員站在一起,一點都不遜色,希望這一分會的菩提幼苗,在大 家滋潤下茁壯成長,期望個個皆是佛門未來龍象。

上午八時,主持此次會議的開幕典禮,接著就是一系列的討論議題。

記得昨天有記者問我︰「世界總會的理事會在馬尼拉召開,對菲國有何貢獻?」我說︰「與會的全體會員代表都是佛教徒,祈求三寶加被菲律賓,社會安定、人民安 樂、經濟成長、國家興隆。更希望藉此次來馬尼拉開會的因緣,能帶動菲國的佛教與世界各地交流,而使佛光普照法水長流。」

晚六時,於東海餐廳舉行「佛光之夜」,專程從臺灣來此參加會議的潘維剛立委,也是中華總會的理事,於晚會時致辭說道︰「我的職業是開會,但最喜歡開的是佛 光會的會議,佛光會的人都是以一種歡喜、融和、尊重的心情在做事,彼此相處,自然能感受到一顆感動的心。其中互助的真情,更是言語所不能形容,能和各位相 處是我最歡喜的一件事,祝大家法喜充滿。」

晚宴結束後,與馬尼拉佛光講堂的徒眾小參––

如何做好一件事?做好自己的角色?

對不歡喜的人要忍耐,不習慣的環境要適應,每一個人要能依需要不同而懂得調適自己的舞臺。每到一個新的地方必定有新的挑戰,對我好不好,有利沒有利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自己崗位上如何去成就大眾。

路要自己走自己去適應,大海、森林、河川儘管不同,但陽光依舊公平照耀﹗不要依自己的想法程度來要求別人,而是要調適自己去配合別人,處事原則,吃虧就是行菩薩道。

■四月 八日  星期六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理事會議,今進入第二天議程。上午十時茶點休息時間,從慈容、依空口中得知心平昨天往生消息,並拿來從佛光山傳真過來的心平遺囑及住院醫療經過,心口一陣窒悶,強忍內心的悲慟,上臺主持會議。

十二時議程全部圓滿,向大家宣布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理事、佛光山住持心平法師示寂消息,慈容、依空並分別為大家宣讀心平遺囑及醫療過程,場中唏噓之聲此起 彼落,隨後帶領與會大眾,為心平誦經回向。世界總會副會長阿那努達法師,曾在佛光山叢林學院英文班授課時,和心平一同住在傳燈樓,對心平的為人厚道、慈悲 深表讚歎﹗他特為心平以巴利文誦經回向。

心平遺囑全文如下––

「心平自今夏旅美歸來,醫師即告患有肝癌之症,自知世緣已了,將要先走一步。

心平自民國五十二年二十六歲出家,承師父上人栽培,大眾兄弟護持,七十四年被選為佛光山第四任住持之職,盡心盡力隨順師教,為佛教發心,為常住奉獻,又續 當選連任,但不幸尚有二年才到任期,今未能圓滿,此為我最對不起師父上人者,尚祈宗務委員會選派宗務委員一人代理未完任期,以免耽誤常住法務之進行,並有 數事奉告如下︰

1.我之任何所有,乃至衣物,來自常住,今乃交還常住,一切由宗務委員會議決處理。

2.我無儲蓄金銀寶物,但我名下有常住登記之不動產,自應交常住管理。

3.敬請遵守佛教制度,給予火葬,骨灰存放萬壽堂中任何一地,不必造墓,以免浪費,凡事節約為尚。

4.不發訃聞,不作燄口佛事,希望大家厚愛心平的心,繼續護持佛光山就好。

5.我俗家弟妹人等,皆虔誠佛教信徒,千萬不可過問我的事,僧事僧決,一切皆依佛光山決定,並望弟妹後人永遠護持佛教,如我在世。

6.佛光山道場如今已是國際化、制度化,希望同門師兄弟體諒師父開山立規之辛苦,務望全體大眾必信必忠,同心同德,為人間淨土而繼續發心。

7.本山男眾比丘、沙彌,更要爭氣,傳燈樓早晚課誦望能不懈,外出必須請假,北海道場要繼續發展;師兄弟間要互相愛護,互相尊重,為佛光大學、國際佛光會以及推展文化教育等,務期日有所成。

8.師父上人常言︰『集體創作,有教無我』的開示,希望凡我佛光人要一體遵守。師父著作應用心細讀,師父所推動之『人間佛教』,要繼續努力﹗心平不勝馨香企盼﹗

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十五日

心平口授,慧龍記錄,慈莊、慈嘉見證」

晚六時,在信願寺,菲律賓佛教界一起宴請此次前來馬尼拉參加會議的各理事及會員代表。

阿那努達法師致謝辭時說道︰「感謝瑞今長老及主辦此晚宴的佛教界各寺院,此次到馬尼拉來,享受到美好的安排與招待,因大家的凝聚而加強了佛教的力量。在經 典上說︰能經常聚會,能和諧的討論,並意見一致、遵循法制、進行會議、對備受尊重人物要表示尊重、對女性地位要尊重並合作、對宗教家要表示尊敬等,能做到 以上幾點,其成就則不可思議,也是社會進步的必要條件,而國際佛光會就具有這些條件和精神。願我們一起在大師領導下,將人間佛教推廣到人群裡,家庭中。」

我在致辭時也表示,記得三十年前到菲律賓,就曾在信願寺掛單十天,那時瑞老才六十多歲,每天不是帶我們到信眾家裡普照,就是到避暑勝地遊玩參觀。

臺灣在民國三十年到四十年間(一九四一──一九五一)的佛教之所以能發展,是靠菲國瑞今長老護法信徒的支持,如新莊的樂生養老院、精舍、佛堂、菩提醫院、 《菩提樹》雜誌等的資源都來自瑞今長老護持,也因此臺灣佛教才能如此發展。我認為,佛光會員雖然散居在各個角落,但究其根源也是由臺灣分燈到世界各地,故 今天我們也要回報菲國的佛教。

菲律賓除早期支援臺灣佛教外,對新加坡、香港的佛教也常給予協助,真正做到了立足菲律賓,放眼全世界。

在佛門只要肯發心,不論在世界各地,即使是一顆小小菩提種子,也一定都會開花結果,我們除了在世界各地播種外,也要到菲律賓來播種。感謝今晚的豐盛晚宴,希望三十年後,我九十歲,瑞老一百二十歲時,我還能再到菲律賓來探望他。

晚宴結束前,並代表佛光山贈送一套《禪藏》給信願寺。

■四月 九日  星期日

上午十時,在馬尼拉佛光講堂主持一場皈依三寶典禮,原本只能容納兩百多人的佛殿,卻擠了五百多名皈依的信眾,馬尼拉的天氣很熱,但信徒向佛學道的心更熱。

下午二時,在馬尼拉國家會議中心主持國際佛光會菲律賓協會及十五個分會的成立大會,在旁觀禮者有︰菲律賓副總統依斯拉達的代表拉迷勵示大律師、菲律賓紅衣 大主教辛海棉的代表拉迷勵示主教、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副會長阿那努達法師及游象卿居士、菲律賓信願寺瑞今長老、伯納神父、菲律賓航空公司董事長陳永載夫人 邱秀敏女士、能仁中學校長梁崇誠、斯里蘭卡協會庫沙拉哈達摩、拉達克協會僧伽先那、臺北駐菲經濟文化辦事處副代表王愷等貴賓。

今在成立大會中接受授證的協會、分會會長分別是︰

協(分)會名稱     會 長    副會長
菲律賓協會       永光    劉天民、洪慧珠
馬尼拉第一分會     陳珍珍   蔡美揚、江前騏
馬尼拉第二分會     李宗德   施美琪、莊雨文
馬尼拉第三分會     黃聖翔   洪阿水、潘渭平
馬加智分會       曾美鈴   嚴瑪麗、黃玉霞
觀音分會        林桂英   涂世眉、張淑嬌
計順分會        林寶玉   葉錦櫻、郭建中
青年分會        洪惠貞   
巴西分會        詹曼鈴   陳明珠、李琪華
仙範分會        鄭榮勳   林玉瓊、吳瑜真
巴石分會        王麗媚   謝秀蓉、柯景瓊
宿務分會        呂林珠珠  楊雙鶯、王珊瑛
描戈律分會       蔡淑慧   姚民強、王瓊蘭
三寶顏分會       吳敏治   蔡淑芬、林金賞
怡郎分會        張德健   施美麗、蕭麗明
兒童分會        郭柏揚   黃峰琪、張宏金

菲律賓副總統依斯拉達的代表拉迷勵示大律師致辭時說︰「很榮幸參加國際佛光會所舉辦的宗教活動,誠摰的問候各位,代表副總統歡迎各位蒞臨菲律賓,並祝大家 愉快。我對星雲大師創辦國際佛光會深表敬意,它代表了佛教日益國際化,對變動中的世界有著承擔及決心的積極性,也是落實世界和平及合作的明證。今國際佛光 會倡導慈悲、忍耐、平等、包容的特色,並伸出援手救助不幸的人。確保世界和平要靠我們的力量,建立和平人性的社會,再次對各位到菲律賓來舉行會議表示歡迎 ﹗」

非常感謝拉迷勵示大律師代表菲國副總統致辭,一個國家人民快樂與否,並不是從政治上著眼,而是如何給人民幸福快樂才重要。國際佛光會來此開會,並且成立菲 律賓協會及十五個分會,希望能加入此地的文教活動,以增進人民的幸福快樂。也希望每個會員都能做到「同體慈悲人,共生地球人」,融合大家力量,把歡喜散播 菲律賓,願三寶加被菲國一切吉祥如意﹗

下午四時,為菲國信眾舉行佛學講座,一千八百個座位坐無虛席。承辦此次理事會的執行長,也是臺北駐菲副代表王愷先生表示,對今天前來參加成立大會及聽聞佛 法的信眾,深表訝異,很多平常很少接觸或很少參與聚會的華僑,今天都來了,信仰的力量實在不可忽視,宗教活動真的可以凝聚大眾的心。

在菲國佛光會員及信眾依依不捨的歡送聲中,晚七時四十分搭機返臺,九時抵中正機場,心定、慈莊、慈惠等人來接機。在回普門寺的途中,慈莊說︰「當初是我代 表常住送師兄心平住院的,未能克盡職責讓他康復回佛光山,我覺得很難過﹗」又說︰「師兄要圓寂時,唯一的遺憾是未能好好把任內工作做好,又要讓師父擔憂, 深感不孝……。」

一路無語,只看到天際間流星滑落又滑落。

■四月 十日  星期一

上午七時,前往殯儀館主持總統府祕書長吳伯雄先生尊翁吳鴻麟老先生的告別式。八時隨即南下回佛光山。

一進山門,陣陣佛號聲聲入耳,萬壽堂中心平的靈堂肅穆莊嚴,上香時,內心深深的不捨與心痛有誰能解?

去年十月,心平入院開刀,當時我正要到溫哥華主持第四屆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會員大會。這半年來,先後到榮總探望他八次,每次心平總安慰我,不要為他擔心,靜養一陣子就會回山……。言猶在耳,今天卻要我來為他上香﹗

「四十年師徒之道全始全終,十餘載住持任內一心一德。」

用餐時,徒眾盛飯給我,竟不想吃,只想吃菜。三年前,只要一餐沒有飯,就感覺沒吃飽,徒眾總會在旁邊提醒我︰「師父﹗要多吃菜,飯少吃一點﹗」小時候在家 鄉時,母親也會怪我說︰「飯吃那麼多做什麼,菜多吃一點﹗」近一年來,很自然的不太想吃飯,只吃菜,徒眾怕我餓,在旁一再勸我多吃一點飯,少吃菜。不知是 否年紀大了,牙齒咬不動,還是菜太老了,總要費力咀嚼,今天中午吃到一盤很嫩的莧菜,不禁想起老友煮雲法師。

三十多年前,同參煮雲與我同住在壽山寺,只要有信徒供養水果,轉眼就不見了,原來是煮雲的弟子收去給煮雲法師;早上菜販送菜來,十時,壽山佛學院學生下課 要典座時,好一點的菜色或菜葉上較嫩的部分都被煮雲的弟子挑走了,次數一多,信徒和徒弟們都在抱不平。我說︰「煮雲法師和我已是數十年的交情,不嫌棄來與 我共住,我沒有什麼好的供養,這一點小事,算得了什麼?」

和煮雲出門時,碰到要買車票,他就往「後」退,我則要上「前」去買票,次數一多,信徒又提出不滿音聲︰「為什麼煮雲法師都不買票?」我說︰「我不勞你們擔心,錢就是要用,不用錢做什麼﹗」

每次用餐,煮雲總習慣坐「上」座,照相時習慣坐「中」間,走路時習慣走「前」面,久而久之,信徒都稱煮雲法師是「上中前」的法師。

在報攤上看到一、兩本好的雜誌,買回來放在桌上,一下子又不見了,不用問也知道是煮雲拿走的,信徒又說話了,我說︰「我覺得好友喜歡看書很好,難道要交那些不喜歡看書的朋友嗎?」

煮雲法師比我大八歲,是同戒、同學、同參,尤其外表長得一副祖師像,實在可稱為我兄長,為人很厚道,生性無嫉妒心,不曾談過人我是非,人家對他有所批評, 也只是哈哈一笑。相交數十年,每日朝夕相處,與慈莊、慈惠、慈容、慈嘉等人都相知甚深。像現在一提到煮雲法師,大家都可以舉出一大堆他在壽山寺時的點點滴 滴,幾乎可以稱為「煮雲法師研究班」,對老友煮雲不勝懷念﹗

■四月 十一日  星期二

上午和書記一室、二室的徒眾小參。勉大家不論是從事文字編纂工作或策畫活動,都要全力以赴,如果不播種如何有收成?要感恩珍惜現生的好因好緣,除為大眾服務,也為自己培福。

歷史上,大家都知道,項羽的勇猛、將略、驍勇善戰都勝過劉邦,但卻敗在劉邦手下。有一次在宴請群臣的席上,劉邦就拿這個問題問大家。

大臣回答︰「陛下對將士賞罰分明,禍福與共;項羽嫉賢妒能,有功不賞,得地不利,所以將士離心,終失天下。」

劉邦則說︰「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充實國家,安撫百姓,籌措糧餉,我不及蕭何;統帥百萬大軍,戰無不勝,攻無不 克,這是韓信的專才。他們三人都是人中豪傑,我能重用信任他們,讓大家發揮自己的才幹,所以我取得天下。項羽只有一個賢臣范增,卻又不能充分信任重用他, 所以最後他失敗了。」

又有一次劉邦和韓信在分析軍情。

劉邦問韓信︰「你看我能統領多少兵馬?」

韓信回答︰「十萬。」

劉邦︰「那你呢?」

韓信︰「多多益善。」

劉邦︰「既然你的統兵能力遠勝過我,為什麼還要為我效勞?」

韓信︰「陛下沒有統領士兵的能力,卻有指揮大將的才幹,這正是我為您效命的原因。」

一個團體的成功,大都來自有團隊精神和集體創作的工作效率,人雖有賢愚庸碌之分,但是只要依自己的程度,盡一己的工作能力,各盡其才,一樣會有好的成績表現。

同事間彼此要包容、接受、不排斥,主管要能讓屬下有發揮專長的空間,從一點一滴的能量中,凝聚成一股力量,自然會創造出好的成績。「集體創作」是佛光山的工作理念。

晚七時三十分,在臺北道場為一千八百多名信眾,主持皈依三寶典禮。

■四月 十二日  星期三

前來參加由中央大學文學院主辦的「兩岸文學創作與研究新趨勢」的大陸學者,有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陸文夫、南京大學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所所長葉子銘、中國作家 協會江蘇分會副主席高曉聲、南京師範大學校長談鳳樑、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董健、法文系教授汪文漪、中文系教授莫礪鋒、古典文獻研究所所長周勛初等人,在佛 光大學校長龔鵬程和中央大學秦賢次、唐翼明、廖玉蕙、陳信元等教授的陪同下來訪。

茶點座談時,回答大家的問題––

◎我是江蘇揚州人,在南京長大,十二歲於棲霞山出家,一九四六年在南京住過,當時的中央大學即現在的南京大學。各位都是學者專家教授,我雖是出家人,但本 身對教育、文化很有興趣,自己在臺灣幾十年,對兩岸和平統一,一直抱有很大希望。中國人最苦的是兩岸長久的分隔,看到世界上很多國家來往,就想到如果兩岸 能夠統一,會增加彼此力量,在外籍人士眼中一定很有面子,不過這件事還要看因緣。

此次中央大學文學院主辦這個活動,影響力是非常深遠的,過去巴金、魯迅等文學家的貢獻很大,一支筆的力量有時勝過千軍萬馬,從文學方面來宣揚一個思想,很有力量。

◎情緒會影響人我之間的關係,包含政治、思想、主義、溝通與交流。讓人為的障礙來隔閡人的感情,實在很可惜﹗

◎四十幾年前,臺灣受日本統治,在信仰方面只是一種民間信仰,在教育方面則只限於念醫學。有很多理想抱負不得伸展,就藉民間信仰的熱鬧來發洩情緒。四十年 後,臺灣的佛教信徒很多,較注重修身養性,服務社會。但也有不少人,是崇拜神道教,以祈求長命富貴,發財升官為主,因從祈求中容易得到安慰,不像佛教講究 弘法利生、犧牲奉獻,以求明心見性或人性昇華。依根性不同信仰層次也會不一樣。

◎大專佛學社團的成立,非因信仰的結合,大都是學術性研究,此外居士會、念佛會、禪學會等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教界各具特色,多彩多姿。

由於臺灣佛教人口多,與「選票」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在政治上,佛教團體成為大家爭取的對象,很多高階層的政府長官,都表明自己是佛教徒,這是個可喜現象。

過去佛教大都與社會脫節,因非從信仰入門。人間佛教則大都是因信仰關係,而發菩提心廣度眾生,而非一般的小乘思想。在人間當然要倡導人間佛教,因現實比未來重要,能夠人成即佛成。

■四月 十三日  星期四

由越南胡志明市永嚴寺住持清檢法師、市嚴寺清豐法師、館使寺住持清四法師、德善法師、覺青寺副住持德俊法師和陳麗卿小姐等組成的越南佛教訪問團,一行十五人,今到臺北道場參訪。

臺灣和越南佛教界的關係較為生疏,今天訪問團的來訪非常難得,過去有不少越南法師到佛光山叢林學院就讀,佛光山的信眾,來自越南的也很多。尤其最近國際佛 光會所主辦的「國際僧伽講習會」,越南的明珠長老也出席,但願今後能加強彼此的交流,也很希望有因緣在越南成立佛光分會。

「亞洲和世界社」是一個研究國際問題的民間學術機構,以提升國內學者對國際問題的研究風氣、研判能力和國際學術交流,提高我國國際學術地位為宗旨。此次邀請了英國里茲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Mr·Brain Hook、倫敦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Mr·Robert Ash及夫人來臺訪問。

上午,這兩位學者在「亞洲和世界社」的安排下,特到臺北道場請教佛法,我為他們做了簡單的開示––

◎佛教的信仰非以人或神為權威,而是以法為中心,佛陀也是人,因體驗到法,才能成佛。法非任何人的,而是宇宙之中的真理,必須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才能成為真理。

◎佛教的因果報應,是隨人的際遇、心力,而有輕重異同,有的時候今年春天種、今年秋天收;有時今年種植,明年才收成。也就是說,有時是來生報因果,有時是多生後才有因果,報應必定會有,只是遲早而已。

◎人的本性像什麼?就是一般人所謂的真善美,菩提本性說的是我們的「真」,慈悲本性說的是「善」,般若本性就是我們的「美」﹗所以我們的真如本性是亙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新。

◎天堂及地獄之別,在於天堂的人本性肯容忍、幫助人;地獄的人則自私、執著、凡事計較。人若真的找到自己,就知道如何隨遇而安,那麼到處都是天堂了。

◎人是死不了的,死就是生,生也會死,生死不是兩個,而是一個。如果一個人對生命有信心的話,管他五趣流轉、六道輪迴,只要有功德播種,一定會有美好人生。

Mr·Brain Hook和Mr·Robert Ash兩位都是漢學專家,對中國文化頗有研究。早先是因讀了《西遊記》,才知道唐朝是佛教的盛世,進而開始研究佛教。

Mr·Robert Ash以倫敦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所長身分,邀請我到倫敦大學演講,並歡迎佛光山弟子前往參學。只要行程方便,我很歡喜前去結緣。至於學子參學的交流,只要徒眾資格符合,也很樂意成就。

■四月 十四日  星期五

上午九時,臺北道場各單位的徒眾正在會報,隨緣跟大家說話––

晚上,不要藉故十時以後還要工作,而影響上早殿的作息,早晚課誦是代表寺院的精神道風,不可懈怠﹗

多年前,我帶團到日本永平寺參訪時,清晨三時,就有人敲門叫我們起床,準備上早殿。或許是旅途勞累,很多團員不想參加,也有人認為只是來參訪的客人,應該 可以隨喜。可是每隔一陣子,寺方的人就來敲一次門,而且很禮貌的說︰「請大家上早殿﹗」並一直站在門外守候。很多人都被等得很不好意思,只好開門去做早 課。永平寺幾千年來,能在日本變動的社會中屹立不搖,乃在於道風的樹立。

希望大家要精進,形象是由大眾一起來維護的,不要因自我輕心慢心,而影響團隊的風紀。

下午三時,前往榮總醫院。

記得去年八月間,我到澳洲、南非弘法時,就感覺到有心痛毛病。回臺後,在榮總心臟科醫師江志桓的建議下,做了心導管手術檢查,證實病症是冠狀動脈阻塞,必 須開刀手術治療,但因我的行程都已事先排好,不忍心讓當地信眾失望,只好如期到歐美各國。此一耽誤已近八個多月,每次口服藥物用完,再到醫院去拿時,醫師 們總不忘提醒我,要安排時間住院治療。所以前幾天在菲律賓召開的佛光會世界總會理事會圓滿後,就不再安排其他行程,今專程到醫院聽取醫生們對我手術事宜的 安排。

承榮總副院長姜必寧先生的好意,召集院內優秀醫療小組和我的糖尿病主治醫師蔡世澤、心臟科醫師江志桓,以及將為我主刀手術的張燕醫師等十多人,於榮總思源樓二樓會議廳,為我解說病情,及評估開刀和不開刀的利弊。

感念大家對我的關心和愛護,在佛門說「色身交給常住,性命付予龍天」,我此刻的心境則是「將生命交給醫生」,決定將於本月十九日入院,二十五日開刀手術。

■四月 十五日  星期六

佛光大學校長龔鵬程先生,今陪同大陸北方工業大學校長仇春霖、北京工業大學校長蔡少甫、中南工業大學校長何繼善、上海工業大學副校長方明儒、北京科技大學校長楊天鈞、中國地質大學校長程業勛等一行二十多人來訪。

和大家座談時提到,臺灣的教授地位很清高,很受尊重,更何況是校長,平常我們要見一個校長不太容易,今天有這麼多遠道而來的校長能聚在一起,實在是很難得的機緣。

◎所謂佛教現代化,就是不將傳教弘法的責任推給大雄寶殿,而由講堂、會議室、教室來擔當,並能將出世與入世調和、山林與社會結合、出家與在家相輔相成。

◎籌建大學比建道場還重要,佛光山目前派下有八個佛學院、四個大學,也很有心要將普門中學,擴大成為一個教育城,從幼稚園開始,進而小學、中學、高中、大 學乃至於研究部,不完全重視知識教育,對生活教育的要求也不忽視。因為一個人有學問並不代表會做事,人我的相處之道,要靠生活教育來啟發。

◎我的人生觀是以無為有,以不要而有。佛光山的事業,大都是因信徒們的需要而「推」著我們去籌辦,只要與佛法有關者,絕不輕易捨棄一法。

◎佛教在信眾的心中猶如燈塔,可以給我們指引;猶如船筏,可以幫助我們渡過生死大海;猶如甘霖可以給我們滋潤。而人間佛教簡單的說,就是將佛教在現實生活中落實,注重現世淨土的實現,不寄望將來的回報。

◎有了佛法,人心就如一股活水,可以流出智慧、慈悲、清淨、菩提、懺悔、信仰、禪定、慚愧。

◎禪者參禪悟道,每天都會有很多小悟,集合很多小悟,就會豁然大悟。一旦覺悟了以後,生從何來,死到何處,自然會了然於心,無懼生死。就算是沒有成佛,仍能隨著自己的真如任性逍遙﹗

◎世間上沒有不變的東西、沒有獨存的東西,一切都需要仰賴因緣,所謂緣成則聚,緣滅則散,所以人要珍惜因緣。

晚七時三十分,佛光會中山區十多個分會幹部在臺北道場舉行聯誼座談,隨緣和大家說話。

明天是心平的圓寂讚頌法會,晚搭十時十分的班機回佛光山。

心平一生為人都在感恩中,由其遺囑中可以看出,雖然長期在病中,但都沒有一句怨言,無怨無悔地將一生奉獻佛門。當初佛曾讚歎舍利弗是個有德的人,心平也可以有此稱譽。

一般人的長處,不外口才好、能力強、文筆好……,這些條件心平都沒有。他的專長是忍耐、平常心、度量大,在平凡中,才見出其偉大。身為佛光山住持,如果度量太小,忍耐力不夠的話,是不容易承擔的。





文選出處:七葉佛教書舍 http://www.book853.com/


《古今寺廟巡禮 恭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