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學佛行儀 【篇名:】 《38則職場智慧》 聖嚴法師著 04 第四篇 團隊的合作法門

工作好修行:聖嚴法師的38則職場智慧 聖嚴法師著

第四篇 團隊的合作法門


  
  六和敬的意義
  
  「六和敬」是佛教僧團的生活原則,也就是讓彼此能夠和樂相處的觀念,基本原則一共有六個項目,分別是︰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見和同解、利和同均,以及戒和同修。
  
  第一項是「身和同住」,就是與大眾能身心健康和諧地同住在一起,身體行為上不發生肢體衝突。
  
  第二項是「口和無諍」,也就是彼此能夠溝通、協調、勉勵、互助,而不產生衝突。彼此不要用語言來互相交戰、刺激別人,因為言語的爭戰是很可怕的,言語暴力會帶給別人嚴重的創傷,一句話可能傷人一輩子。
  
  第三項是「意和同悅」。由於志同道合,大家的心都是和樂的。「悅」指的是「喜悅」,不論是別人所看到、聽到的,或是我所看到、聽到的,心裡面產生的反應都是歡喜的,例如當我們同在觀賞一朵花時,別人看了覺得歡喜,我看了也覺得歡喜,任何一個人的心,都是同樣保持著和諧喜悅。
  
  第四項是「見和同解」。「解」指的是見解的解,也就是看法、想法。看法可以大同,可以小異,小異之中又可以有大同,大同之中又不妨有小異,可以讓人發表自己的意見,自己也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但是到了最後,就是相互覺得彼此的意見都是合理的,別人的意見是對的,自己的意見也是對的,或是彼此協調,尋找一個折衷點、一個交集點,有共同點時就不需要再爭論了。見解既是相同的,便是見和同解。
  
  第五項是「利和同均」。如果人人都不再只求自利,能夠考慮到自己的利益就是他人的利益,他人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所以我們和他們之間的利益便是互通、相同的。那麼對他人有利,其實也就等於對自己有利,當自己得利時,一定也對他人有利,彼此之間自然就不會發生利害衝突。如果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資源能共有、共享,相處自然和諧。
  
  第六項是「戒和同修」。「戒」指的是規則、戒律的意思。戒律是生活的共同規範、規約與守則,既然大家生活在同一個團體裡,便要遵守共同的生活規範,彼此之間是和諧相處。我們通常在社會交際上,至少都會屬於某一個團體,包括一個家庭、一個學校也是一個小團體,共修會也是一個團體,任何三個以上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就是一個團體。團體應該有共同生活的規範,並且共同遵守。
  
  以上這六個項目就是六和敬,是釋迦牟尼佛為出家弟子制定的僧團生活準則,依據此六和敬,出家弟子很容易便能夠達成團體和諧相處、精進修行的目標。而這些項目如果運用在我們的日常團體生活中,包括職場、家庭等,相信一樣能達成相同的效果。
  
  無論是在政府機構或是公司行號,都可以將六合敬的原則運用在生活裡,雖然說你有你的原則,他有他的原則;你有你的規範,他有他的規範,但是原則應該是相同的。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夠把六和敬的觀念,推廣到一個團體裡面,或者推廣到職場裡面,大家的相處氣氛就會更加和諧。
  
  工作自在語
  
  如果我們能夠把六和敬的觀念,推廣到一個團體裡面,或者推廣到職場裡面,大家的相處氣氛就會更加和諧。
  
  身和同住
  
  六和敬的第一項是「身和同住」,這是最基本的團體生活規約,如果能推展到社團或是職場裡,將可以減少很多人際紛爭,維持和諧。
  
  「身和」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每一個人的身體都要保持健康、和諧快樂,也就是說,我們不論是生活、飲食、起居或作息都要非常正常規律,如此一來,地、水、風、火四大就能調和,不會冷熱不均而生病。身體健康時,與他人相處就能夠心平氣和,也比較不會因為心理上的衝突而造成生理上的疾病。
  
  一般人都不喜歡和生病的人在一起,這是因為他們身體的特殊狀況,很容易對人造成困擾,或讓人感覺不舒服。像是病人會無法負擔自己的工作、無法克盡一己之責,因此連累到其他人,加重他人的負擔;再者,生病的人情緒也特別不穩定,很容易出言不遜,與他人發生口角衝突。因此,如果身體不健康,四大不調,就不容易與他人和諧相處。當然,也有人雖然身體有病,還是能夠與他人和睦相處,這是很有修養的人才做得到。
  
  第二個層次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藝術,由於每一個人身體狀況都不同,所以不要因為自己的個別需求,讓其他人受到傷害或受到阻撓。例如大門只能容納一人的寬度,卻有兩個人要同時進出,總要有一方先退讓。如果都不願意退讓,或者兩個人沒有默契,你趕著進門,他也搶著出門,雙方莽莽撞撞的,難免會撞得鼻青臉腫。
  
  所以,在工作場所中,自己該做的事要自己做完,所謂一個蘿蔔一個坑,不需要你做的事,則不必多管閒事,這是非常重要的相處藝術。可是,如果有人害病,或者出了狀況,就應該不吝惜伸出援手,幫助他完成工作;這樣當你有困難時,別人也會幫助你,這就是互通有無,和諧相處──也就是相讓又互助。把握住相讓、互助這兩個原則以後,人我之間就不會產生摩擦,否則,我走的路不准你走,各人占據各人的位子,彼此老死不相往來,這就不是身和同住。
  
  所以,團體中的成員應該相互關照通融,一旦發生緊急狀況,就要讓彼此都有活路,這就是生活互動的關係。當生活互動的關係能夠和諧,就叫做和光同塵,雖然是一個一個不同的存在個體,可是彼此之間非常和諧,沒有衝突。如果能夠實踐身和同住的相處方法,不但夫妻不會吵架,同事之間也不會有衝突,工作便能在融洽的互動氣氛裡圓滿完成。
  
  工作自在語
  
  團體中的成員應該相互關照通融,一旦發生緊急狀況,就要讓彼此都有活路,這就是生活互動的關係。當生活互動的關係能夠和諧,就叫做和光同塵。
  
  口和無諍
  
  生活和職場裡難免有不少紛爭,但如果能掌握六和敬的「口和無諍」觀念,是可以避免的。
  
  不論是僧團或是其他團體,想要做到口和,說話用語就要謹慎小心,要經常使用敬語、愛語、勉勵語或同情語,如果能夠時常如此用語,你尊敬對方,對方也會尊敬你。
  
  但要完全做到「口和」並不容易,就算是我們自己的牙齒,有時候也會咬到舌頭、咬到嘴唇,人與人之間有口角雖是難免,但是在吵過架後,如果能先向對方道歉:「對不起,剛才是我誤會,話講得太重了。」「對不起,我剛才的詞句用錯了,是我不小心,口無遮攔,說了不該說的話。」這樣至少還能維持彼此之間和諧的關係。
  
  不過,我們中國人有一種熟不拘禮的習性,和熟人相處時,往往忘了要尊重對方,所以容易發生口角。不管是夫妻、朋友,或者是工作夥伴,即使已經相當熟識,還是要使用尊敬、勉勵、同情或是謙虛的話語,這種話語沒有惡意,也不是逢迎,而是尊重他人的用語,會讓別人聽起來覺得很舒服、很受敬重,溝通自然也愉快。
  
  我在日本留學時,發現日本人比較少在街頭吵架,這是因為他們習慣使用尊敬語、謙虛語。而在家庭裡,父母很早就注意小孩子的教養,倘若有人使用粗語,也會遭到他人恥笑。
  
  日本人對不同的輩份有不同的尊稱,即使是晚輩也是一樣,例如對我的教授來說,我是他的學生、晚輩,但是他對我的說話態度還是很尊敬,不會說:「喔!你這個小鬼。」或是「你這個學生」、「你這個人」,他一定會尊稱「某某桑」(イモ)。「桑」是中文的發音,寫成日文就是「樣」,這個「樣」就是尊稱。父母即使對小孩說話,也是很客氣的,稱呼小孩都叫「某某將」(グヒモ),這是一種暱稱,也是一種尊稱。平常說話時如果能用敬語,彼此之間就比較不會有口舌之爭,人和人之間,即使再熟悉也不會出言不遜。
  
  通常出言不遜是因為口不擇言,口不擇言是由於彼此之間沒有敬意。由此可知,要達到「口和」,最主要的是要注意所用的詞句、用語的態度和講話的聲調。日本語非常重視語調,這是要經過練習的,同樣一句謙虛語,如果聲調不對勁,聽起來就好像是在諷刺對方一樣,在日本,最先提高聲音的那個人絕對是輸家。所以「口和」要從敬意、心態,以及語言上表達出來。
  
  當然,也有很多人說日本人是「有禮無體」,指的是當你需要幫忙時,語言上雖然非常客氣,但是實際上不會給你多少幫助,其實,維持表面的敬意就已經很好了,至少彼此相處時不會發生摩擦。心存敬意,多說敬語、愛語、勉勵語、同情語,一定能夠「口和無諍」。
  
  工作自在語
  
  通常出言不遜是因為口不擇言,口不擇言是由於彼此之間沒有敬意。由此可知,要達到「口和」,最主要的是要注意所用的詞句、用語的態度和講話的聲調。
  
  意和同悅
  
  六和敬中的「意和同悅」,是一種最愉快的溝通觀念。「意」指的不是意見,而是情意、感情,是屬於意念的,也是感性的。
  
  人與人相處溝通,不一定都要靠語言,也不一定要透過物質,有時候是一種心意的交流。常言說:「禮輕情意重。」這就是意和同悅的「意」。像是如果我送你一朵小花,價值不在這朵花的價格,而是小花代表著我對你的關心;送你一樣小小的禮物,並不是這樣禮物對你有多重要,而是這份禮物隱含了我的關懷,這才是貴重的地方。透過這份薄禮,讓你感受到我的祝福,我的心意你領受到了,這就是彼此之間一種感情的建立。
  
  還有所謂真情流露時,這種真情的表現也是「意」,這是真心的,無法用言語描述,也不能用任何東西表達,但是你卻可以曉得這個人是很真誠的。人的感情非常微妙,有時只要彼此看一眼,透過眼神就可以感受到;有時只是簡單地握個手,就可以感覺得到對方是否真的關心你,感情濃淡並不在於握手的輕重,這是很微妙的事情,只有當事人察覺得到。
  
  又例如在一個聚會場合,如果感覺到空氣是凝固的,那麼不但你會不舒服,我也會不舒服;如果空氣裡洋溢著和諧的氣氛,大家的心情都愉快,當其他人進了這個場合,也會覺得好輕鬆、好愉快,不需要用言語傳達,每個人都感染到愉快的心情,這種和諧也就是意和。意和了就能同悅,你很愉快、我很愉快、他也很愉快,彼此之間心照不宣,這是一件令人非常歡喜的事。
  
  假使在我們之中,有兩、三個人,甚至只要有一個人心裡很煩悶、很痛苦,如果他表現出來了,我們眼睛看得到,當然就會覺得不舒服。奇怪的是,即使他表面若無其事,我們也可以感受得到,會覺得好像有什麼事情發生,心裡感覺怪怪的。這就是意不和。
  
  「意和同悅」的「悅」是經常保持心情的愉快。這非常重要,見到任何人都要保持愉快、真誠的心情,來欣賞、接納對方,彼此之間就能營造出一種令人愉快的氣氛。也有的人匠心獨運,很快就能營造出那種和諧的氣氛,使人一看到就很歡喜。真誠的心或是充滿喜悅的心就像是能量一樣,能在無形中散布出去,只要有歡喜、欣賞、包容、讚歎的心,這種意識、心意,周遭的人都可以感受得到,而且,對方也會回饋給你,這就是意和。
  
  如果在一個團體裡,大家都有這樣的一顆心,就能達到意和同悅;一個家庭裡,夫妻子女之間,不一定非得要有形式上的擁抱或是親密的動作,只要能營造這種「意和同悅」的氣氛,相信每個成員的心情都會非常愉快。
  
  工作自在語
  
  真誠的心或是充滿喜悅的心就像是能量一樣,能在無形中散布出去,只要有歡喜、欣賞、包容、讚歎的心,這種意識、心意,周遭的人都可以感受得到。
  
  見和同解
  
  六和敬中所提出的「見和同解」,就是讓團體的成員見解有共同的交集,並能達成良性溝通。「見」就是意見,也就是所謂的見解或知見。「見和」指的是群體有共同立場的見解,彼此有共同的方向和原則。例如夫妻兩人共同的原則是要維護家庭的和諧幸福,共同的立場就是締造出共同的命運,一如我們常說的:「同命鴛鴦」,夫妻兩人終身都朝著共同的方向,走相同的一條路。
  
  做為一個人,一定要有做人的標準及立場,所作所為要與這些標準和立場一致,例如,身為員工,如果立場和公司的方向相衝突,那麼就不會被這個團體所接受;又例如,一個父親的所言所行或是見解如果和其他家庭成員互相矛盾,所有家人的安全、福利,也因為他受到損失或傷害時,那麼不管是太太、孩子或是父母、兄弟,都會覺得他不可理喻。所以,一旦違背了整體原則,所作所為是不會被大家認同的。
  
  不過,共同點雖是相合、相同的,但在此一原則下,每個人仍然可以自由發揮、不受限制,否則大家的意見完全一致,變成一言堂,這樣也不對。見和同解並不等於是一言堂,大家可以各自表述,剛開始時雞同鴨講也沒有關係,雖然因為誤會而產生一些爭論,但是真理愈辯愈明,誤會也有機會化解,到最後還是可以找到交集。只要是為了同一個目的、同一個方向,在同一個基礎上爭論,都沒有問題,這就是「見和同解」。
  
  也就是說,這個意見是為了大眾的利益,是代表大眾的,由大眾來共同判斷,而不是由個人的主觀意見來決定。釋迦牟尼佛說:「依法不依人」,不要因為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或他人傳說是佛說的,就以為那句話絕對可信、非聽不可;只要合乎佛法的標準與基礎,就是佛法,不要因人立言或因人廢言。因人立言,那是個人崇拜,是一種迷信;因人廢言,則更是損失。
  
  所以,「依法不依人」就是一個準則。
  
  此外,在一個團體裡難免會有各種不同的意見,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才是對的,這是正常的現象,因為大多數人的想法都很主觀,但是要多聽聽他人的意見,互相溝通,當雙方都把意見講出來,並找到交集點後,就會變成共同意見了。開會的目的在於溝通協調、達到共識,如果各自堅持己見,會議談不出結論,那就失去開會的功能與意義了。
  
  見和同解,實際上就是達成共識,在共識的指導下往前走,期間如果偏離了,就再度溝通協調,修正方向。這是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的人必須遵守的條件,如果沒有這種修養,一定會常起爭執,吵鬧不休。
  
  工作自在語
  
  因人立言,那是個人崇拜,是一種迷信;因人廢言,則更是損失。所以,「依法不依人」就是一個準則。
  
  誠意溝通,創造雙贏
  
  為什麼很多宗教間常會爭執不休,甚至不惜一戰護教?這是因為每個宗教的立場不同,當只考慮到自己一方,忽略尊重對方的需求,就會產生衝突。當基本立場不同時,見解要達成一致是很困難的。
  
  像是佛教徒和非佛教徒之間的意見就經常不同,即使同樣是佛教徒,想法也不一定相同,但是彼此在溝通協調後,就會找到交集。因為在對談當中,一定可以發現共同利益的存在,共同利益總是重於個別利益,由共同利益著眼,共同的方向與原則也會隨之出現,如此一來,就變成六和敬的「見和同解」了。
  
  要注意的是,溝通時的態度非常重要,也就是說,要保持一個非常開放、願意接受別人觀點的態度,而不是一味堅持己見。想要求「和」,就要採取主動,並不是要求別人來與自己相合,如果本身沒有「我願意跟你和」的誠意,對方如何與你溝通?「和」的效果也就無從產生了。有了誠意以後,還必須清楚表達自己的立場,同時也要瞭解對方的立場,如此就可以找到共同點;有了共同點,才能夠攜手合作;既然可以攜手合作,就一定可以互蒙其利。
  
  就好像在職場裡,常因部門不同,所以見解、利益也都不同。例如財務部門抱怨新聞部門花錢太多,應該節省開銷,少用衛星轉播;新聞部門就會反駁說:「沒有經費,我們怎麼把新聞做好?」在這種情況下,想要達成見和同解就必須雙方配合,彼此做到不讓對方為難才可以,否則工作便無法進行。新聞部要考慮到財務部有一定的預算,財務部也要為新聞部著想。考慮愈多,潛力愈會被激發出來,在精打細算的情形下,運用頭腦及人際關係,才能做出最好的新聞效果,這就是用智慧創造了雙贏。
  
  和平與戰爭一樣都是求和的手段,但是求和的真正目的是希望達到彼此的合作、和談,而不是用武力壓制對方,再命令對方對自己言聽計從。武力壓制的結果,短時間內也許是敢怒而不敢言,但是只要一等到機會,就會馬上起而反抗、倒戈相向。所以,一定要為他人的利益設想,在「為你好」的情況下才能夠達成求和的目的,如果只為自己著想,那是永遠都不和的。
  
  工作自在語
  
  有了誠意以後,還必須清楚表達自己的立場,同時也要瞭解對方的立場,如此就可以找到共同點。
  
  利和同均
  
  六和敬中的「利和同均」,講的是均等、公平的原則,可以幫助團體化解利益衝突,讓大家有福同享。
  
  為什麼一般人無法利益均分呢?首先就要釐清一般人對「平等」的錯誤觀念。利益的平等不能夠一刀砍平,變成齊頭式的均等。在民主社會裡,每個人所得到的教育訓練機會是均等的,只要憑著個人的能力、智商,就能夠進入好的學校,找到好的工作,擁有較好的生活環境品質。有時明明兩人的IQ差距不大,可是其中一人就是福報不夠,或是不善與人相處,缺乏良好的人際關係,發展的結果當然就會不平等。因此,機會和基礎是平等的,但是發展卻不能平等;人格是平等的,但是人的地位也沒有辦法平等,這是因為各有各的能力、因緣、福報與智慧,不同的因素會形成種種差別。
  
  釋迦牟尼佛有個比喻:下雨時是普遍、均等地落在地面,可是地面上的草木所受到的滋養程度,卻不一樣,例如小草就沒有辦法接受太多的雨量,但是大樹靠葉子就已經可以接收很多雨水,更何況是埋在土裡的樹根呢?我們不能因為這樣就責怪老天爺不公平,埋怨它給大樹的雨量多,給小草的雨量少。大自然是完全平等的,只因為地球上的植物各有各的不同需求,對雨水的容納量大小有異,所接受到的雨量也就不同。
  
  同樣的道理,就人來說,基本上利益是普遍均等的,但是隨著個人器量大小不同,接受的程度也就有多與少的差異。例如,有的人用腳踏車當做交通工具就足夠了;有的人則覺得騎腳踏車太慢了,必須以汽車代步;有的人不只要用汽車代步,而且還必須是名車,否則會覺得無法與他的身分地位相配合。這種情形,你能說是不平等、利益不均嗎?這不是享受的問題,而是你有多少能力,就能夠運用多大的環境和能源,基本上這還是均等的。
  
  所以,在工作場所中,公司長官也許看得很清楚,某人的能力比較強,應該加薪;某人很認真,表現得很好,所以這次應該讓他升級。可是同事之間卻不這麼認為:「為什麼他加了薪,我卻沒有?太不公平了!」從自己的角度來看,這不是利和同均,利益衝突就因此產生了。這是因為彼此立場不同的關係,如果能綜合三方面加以考慮:先為長官、為被加薪的人設想,再為自己著想,就會比較客觀一點。
  
  然而也有可能陞官的同事是因為很會逢迎、很會做表面功夫,而如此的陞官,還值得羨慕嗎?正直的人是不會羨慕這種人的。如果真的遇到喜歡聽人奉承阿諛,愛用小人而不用君子的長官,你有兩條路可以選擇,要不就是換個長官,要不就得認命,這是自己的福氣不夠,雖然樣樣都行,但是時運不濟,所以只好認命。所謂認命就是消極宿命嗎?不然,只要有機會轉換工作,還是可以及時把握,換個環境重新出發,另創人生新局面。
  
  工作自在語
  
  機會和基礎是平等的,但是發展卻不能平等;人格是平等的,但是人的地位也沒有辦法平等,這是因為各有各的能力、因緣、福報與智慧,不同的因素會形成種種差別。
  
  利益為大家所共有
  
  六和敬的「利合同均」可以從兩方面來說,一個是制度層面,另一個是倫理層面。從制度層面而言,在這個制度之下,一切東西屬於人員、團體所共有,例如一個經營成功的公司,應該讓員工成為公司裡的持股人,也就是股權所有人,所有的員工每年都可以分到股息或者是紅利,如此公司經營得愈好,員工拿到的錢愈多,將會帶動全公司的士氣。不過隨著每個人的職務、能力,以及對公司奉獻的差異性,得到的股份權利、持股就會有所不同,獲得的利益也不一樣,但這還是利和同均的有利共享。
  
  又例如,中國古代社會裡的大家庭,常有五代、六代,甚至七代同堂,那麼大的一個家族裡,財產基本上是共有、共享的,媳婦、兒媳婦、孫媳婦都各有各的私房,各有各的權益,在他們自己的私房裡,還是可以享有自由;不過,其中也有一點點差別,父親、兒子的權勢會比較大,媳婦則小一點。中國社會的男女地位不平等由來已久,或許這是因為過去男人在外要交際應酬,所以用錢用得比較多,女人主內就用得少一點,就權利、利益來說,這樣的情況不能說是不均等。
  
  再者,目前世界上可以分成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兩大陣營。在資本主義國家,資本愈多的人,享受得愈多;而在共產主義統治下,財產全部共有,表面上是完全平等。過去五十年來,兩派主義南轅北轍、水火不容,但是到了今天,這些觀念都在轉變當中,資本家的享受不再那麼奢侈,他們的財產雖然是個人所擁有,實際上是為社會大眾管理,並不是由他一個人獨自享受;共產主義方面,也逐漸出現資本主義的色彩,兩種主義漸漸地靠攏,有點找到交集了,這也證明佛教所講的「利和同均」能符合人類共同的價值。
  
  利和同均並不是共產主義齊頭式的平等,也不像資本主義是完全私有制。在現代社會中,有抱負、有遠見的企業家,不應只是為了讓自己富有而賺錢,或是為了讓後代子孫衣食無憂而經營,大企業家們應該要有利和同均的理想和理念,才能夠把事業經營出大格局。
  
  至於利和同均的另一意義則是屬於倫理、道德的。有些人的能力很強,相對地,他所能爭取到、得到的就一定很多,多到他自己一個人,甚至是一整個家族都用不完,因此他應該適當地處理財產,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捐給教會、非營利事業團體,或是投注在社會福利上,而這種把財富回饋於社會的做法,是另一層次的利和同均。這一種倫理層面的利和同均,可讓我們的社會更和諧美滿。
  
  工作自在語
  
  有抱負、有遠見的企業家,不應只是為了讓自己富有而賺錢,或是為了讓後代子孫衣食無憂而經營,大企業家們應該要有利和同均的理想和理念,才能夠把事業經營出大格局。
  
  戒和同修
  
  一般人都害怕被戒律約束,一聽到戒律、清規等名詞,心裡都會有點排斥。其實「戒」是一種止惡成善的生活規範。戒有不同的層次,什麼樣地位身分的人,就遵守什麼樣層次的生活規範。六和敬中的「戒和同修」,則可以在社會團體或公司企業中,產生良好的規範力量。
  
  例如初學佛者要受五戒:不殺人、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全都是為了避免他人受到損失。遵守這些戒條並不是什麼特別困難的事,而是對正常生活的保護,是個人健康生活的原則,也是基本人格的養成,每一個人都有義務要遵守。如果是出家人,戒律就更多一些,因為出家人有出家的生活方式,在家人可以結婚,出家人不行,就應該守不婚戒,以不結婚為原則;出家人和在家人還有一個特別不同的地方,就是財產方面,在家人不能沒有財產,出家人則是把自己奉獻給眾生,所以不需要擁有私人財產。
  
  就一般團體來說,童子軍有童子軍守則,軍人有軍人守則,這就是戒律。因此,在工作場所中,大到一間公司,小到一個精簡的家庭工廠,都要有員工必須共同遵守的規範,假如一個工廠裡沒有作息的規則,也許一時之間還能維持,但是分工不平均,時間久了以後,問題便會接踵而至,直至不可收拾。
  
  因此,家庭沒有家規也會一團亂,雖然沒有明文規定的夫妻公約,但是夫妻兩人生活在一起,相處一定要有默契,太太要像太太,丈夫要像丈夫,各守本分,各盡其責,這就是規律、戒律。如果沒有默契,彼此都不遵守共同規約的話,一定會發生摩擦,導致無法在一起生活,最後只有分道揚鑣一途。
  
  大家如果能共同遵守團體規約,就能和諧相處,這是一種非常簡單而且有共同性的社會需求。擴大來講,就是「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法律就是現代人的共同規則,違背這個規則就是違法,違法的話就會傷害到他人,任何人都要受罰。
  
  戒律不是由一個人制訂的,而是大家一起認定的共同公約,例如佛陀時代,釋迦牟尼佛適應當時的需求,訂出這樣的一個戒律,制訂以後因為環境、時代、人事的變遷,戒條仍可以再修訂,如果有人不遵守大家一致通過的戒律,這個人就不能夠享有團體裡的任何權利。
  
  在僧團中制訂的是戒律,而在一般社會團體或公司行號,要怎麼做到戒和同修呢?以憲法來說,憲法是由制憲小組討論、研議,然後擬定草案,再經由國民大會通過制訂。一般團體也可以比照這個方法,先由小組或個人研擬出草案,期間所有成員都可以提出修正的意見,最後經過大家認同、通過以後,就是這個團體的共同規範,全體人員就應該共同遵守,如此便是做到戒和同修了。
  
  工作自在語
  
  大家如果能共同遵守團體規約,就能和諧相處,這是一種非常簡單而且有共同性的社會需求。
  
  瞭解共識
  
  有些人做事喜歡「唱高調」,雖然很希望透過理想願景博取大眾的信任,但是如果僅僅是喊出一句口號,卻沒有實質內容、具體行動,不符合大家的共同需求,不但打動不了人心,也無法取得他人的認同,更不用說是要形成相同的想法與觀點,這就不是共識,只是流於形式的口號,並不具任何意義。
  
  真正的共識,想法一定不是建立在個人的需求上,也不僅止於提倡一句話或是一個觀念。共識的形成,是因為大家生活在同一個環境中,發現有共同的需求以後,有人把它提議出來,讓大家能夠瞭解,感覺到確實有迫切的需要,進而認同、相信,這才能稱為共識,否則各說各話,其心各異,便不能達成共識。
  
  同時,共識必須具有一股安定的力量,使得大家能夠心安理得,繼續不斷地求進步,所以共識應該是原則性的,而不是一則則的條文,鉅細靡遺地規定每件事情該如何做。換句話說,共識是一個大原則,但是在此原則之下,允許不同的做法,否則共識就成了一種綁手綁腳的束縛,不但無法達成共同的目標,反而會造成分裂失和。
  
  不過,當一句話或者是一個理念被提出以後,因為每一個人的成長文化、知識背景都有差別,立場、立足點,甚至連宗教信仰都有差異性,所以對所主張的內容解讀就會不一樣。譬如談到「宗教信仰」一詞,從佛教徒的角度來看,馬上會聯想到佛菩薩、三寶;猶太教徒想到的則是耶和華;基督教徒想到的是耶穌基督、上帝;回教徒所想的內容則是默罕默德、真主阿拉。
  
  因此,雖然社會上有不少人呼籲每個人都要有宗教信仰,大家也覺得有宗教信仰是好的,的確有這個需要,有不少人看起來好像是有了共識,其實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解釋,加上立場、需求不一樣,所以造成「他有他的宗教信仰,你有你的宗教信仰」的現象,這是因為共識之中有不共識,有異解、異議在裡面。
  
  相同的道理,同一個家庭想要取得共識,也是一個不容易達成的目標,譬如教育子女是父母親相當關心的問題,但是對於教育方法,父母雙方很可能就會有截然不同的認知,在互持己見之下,便很難達成共識。
  
  就以體罰為例,中國的傳統社會,只要小孩子調皮,父母一定都是家法伺候,打幾下手心是正常的事,可是現在有人主張,小孩不能重打,以免把他打傷,也有人完全反對體罰,主張不管輕打、重打,對小孩的自尊心都是傷害,最好是用愛心,用溝通交談的方式替代打罵,即使父母、老師都不可以責打小孩。如此一來,教育觀念沒有交集點,教育小孩的共識就不容易產生。
  
  雖然共識不容易產生,但是生活在同一個時代、社會環境之下的居民,或者是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家庭成員,仍然必須不斷地提醒自己要有耐心,才能促成共識出現。
  
  工作自在語
  
  共識是一個大原則,但是在此原則之下,允許有不同的做法,否則共識就成了一種綁手綁腳的束縛,不但無法達成共同的目標,反而會造成分裂失和。








《古今寺廟巡禮 恭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