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學佛行儀 【篇名:】 《學佛人的一天》31 忍辱

《學佛人的一天》●回目錄 ●回首頁
忍辱  ●智展
 
「忍辱」是大乘菩薩所行「六度」之一,《佛學大辭典》指出,所謂「忍辱」,即「忍受諸侮辱惱害而無恚恨也」。臺灣近代高僧廣欽老和尚於其《開示錄》中,特將「忍辱」列為「持戒第一要務」,曰:「能忍辱的人,福報最大,因為能增加定力、消除業障、開啟智慧。」又曰:「有苦才有行好修,沒苦就沒道行可言。」可見,對於拂意的逆境若能安忍,將是成就佛道的增上助緣。

  印祖的受辱事件

淨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師,在少年時期曾遭人當眾掌摑羞辱,他回憶道:「憶吾童時,吾家聚族而居,每值秋獲畢,村中必演戲酬神,舊例也。一日戲未開鑼,予攜一椅,置臺前數十武之居中地點,擬坐而聽。村中同姓某,粗而暴,向予厲聲曰:此椅誰置?予答曰:我。語聲未絕,彼即摑我兩耳光,將椅拋去數尺外。予登時頭痛欲昏,眼花亂燦,忍痛吞聲,不敢聞於父母,恐父母愛子心切,釀成口角也。從此益知自勵,不敢稍有疏忽。越數年長成,薄得村眾垂青,暴者遇吾於途,迎而笑曰:請至吾家坐。予亦一笑諾之。此事生平未嘗告人知,予固示弱,弱亦何妨?望爾學吾之弱,不可以新名詞之競爭二字,奉為神聖不可侵犯也。」(彭孟庵〈印光大師軼事二〉,《印光大師永思集》)

這段文字是印祖對時在靈巖山寺避亂的彭孟庵居士之子開本(法名)的開示語。開本因細故與同室之人發生爭執,印祖特將他召於座前加以勸勉,所以才講起自己的這段往事。少年時期的印祖在村中的戲臺前,被蠻橫粗暴的村人當眾毆打辱罵時,並沒有以暴制暴、以眼還眼,也沒有向父母哭訴自己的委屈,因為他擔心父母護子心切,會再與那粗暴人發生口角與衝突。他忍了下來,甚至在多年後與那人在路上逢遇時,面對對方的邀請,微笑答應對方到他家裡坐坐。

印祖說:「我並不是示弱,況且弱又何妨?希望你學我的弱,千萬不要把時人所謂的『競爭』,奉為神聖不可侵犯的東西。」從祖師的娓娓道來中,我們可以得窺他年少時,即具不凡的智慧與寬厚的存心,而這一切,實由忍辱磨鍊而來。

  學菩薩道就是要忍辱

菩薩發大心,欲度無邊眾生,以柔和忍辱來包涵一切,是必要的行持。張慶祝老居士曾經提及與雪公一起辦事的經驗:「早年跟著雪公老師學辦事,有一次老師請進蘭師姐和本人到某蓮友家中幫忙,當時本人一聽是到某蓮友府中,便向老師說:『老師!我們不要去,那位蓮友對我們不好!』雪公沉吟半響,然後說:『為什麼不給人家高興呢?』『給人家高興?』--老人家常常就是這樣,用最簡單易懂的詞句,告訴了我這頑冥的眾生,原來學菩薩道就是要忍辱,就是要不念舊惡,就是要布施歡喜啊!」(〈師訓集錦〉,《明倫》一八八期)

雪公云:「度眾『為人輕賤』,正好滅除自身罪業。度眾能忍辱,正是『有容福德相』。能忍辱包容,正可『不壞正念』。」(〈修行漫畫〉,《明倫》三七四期)因此,吾人應藉忍辱破除我執,藉忍辱開拓心量,藉忍辱增長善根。表面看來步步退讓的忍辱,實際是在道業上步步向前啊!

  以忍辱傳家

前文所云忍辱,主要緊扣學佛修行而言,其實,這美好的德行,亦可形成一種家風,成為留給子孫最好的傳家之寶。

印祖云:「教子女當於根本上著手。所謂根本者,即孝親濟眾,忍辱篤行,以身為教,以德為範。如鎔金銅傾入模中,模直則直,模曲則曲。」(《文鈔正編•復永嘉某居士書》)教育子女,當以「孝親濟眾」、「忍辱篤行」為根本,因為唯有學會忍辱,方能安忍現實環境的種種考驗與挑戰,以堅毅的耐力,去完成自己本分內的眾多事務。而這樣的家風,必須為人父母以身作則,方能感召子女見賢思齊。

廣欽老和尚說:「那些溺在父母身邊的人,終究長不大,而那些離開父母的寵溺,在外奔波的人,反而能鍊成大人氣魄。就像溺在母猴懷裡的小猴,有時會被母猴抱得活活悶死,而那些獨立跳躍在山林的小猴,反而活得很好。修行要在最困苦、最不好的環境,越是能修忍辱,越有境界折磨,才是修行最佳的環境。」(《廣欽老和尚開示錄》)艱難困苦的環境,有時反能激發孩子的潛能與生命力,只要他不輕言放棄,終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而這樣堅韌性格的養成,端賴父母是否能以忍辱傳家了。

雪公云:「家庭好壞不必管,因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你只要盡本分,對得起他,恭而無失,敬而有禮,吃虧才佔大便宜。我們學佛者應忍辱,在家若無人來辱,何處有辱可忍?人對我們惡,愈成就忍辱工夫,愈增道德。」(〈明倫采風〉,《明倫》三五五期)行走於世間,隨時都有拂逆之事降臨,若能安忍並超越它,道德自然更顯一分光華。

因此,忍辱不只是吾人在娑婆世界的平安符,更是在遭遇困頓與挫折時,不致墮落、沉淪,且能持續前進的動能。且讓吾人以柔和忍辱為衣,在五濁惡世的淒風苦雨裡,逆風前行吧!








《古今寺廟巡禮 恭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