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人的一天》●回目錄 ●回首頁 發願 ●智展 修學淨土法門的人,都知道「淨土三資糧」--信、願、行。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必得以真信、切願之心老實念佛,方能與彌陀接引的宏願感應道交,了生脫死、當生成就的人生終極目標方能達成。「三資糧」中,「願」尤其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諦閑大師曾說:「須知求生淨土,以願為先,故祖師云:淨土生與不生,且看信願之有無。佛言: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此之謂歟?有志念佛者,幸勿忽諸。」(《諦閑大師語錄•淨修篇》)因此,「發願」在學佛人的一天中,是不可輕忽的功課。 發願的重要性 吾人每日作早晚功課,末尾於佛前誦念〈回向文〉,其實也是一種發願,但這比較偏向於口頭的發願,此處所謂「發願」,乃特就內心層面而言。
雪公曾說:「願者,方便說之曰欣、厭。欣者喜也,厭者不喜,此修道者所必備,初學者如此,逮功夫再進,始棄去之。」又云:「夫願者,立志不移,所謂『至死不變強哉矯』是也。必也發願:我期往生極樂,極樂之外,一概厭離;此標準確立不易,終必成功。汝若無願,縱念至一心不亂,亦不往生。」(〈丙辰年雪廬老人慎齋堂新春開示(下)〉,《明倫》第五十二期)
要求「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必得有強烈的願心(即「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之心),以此心念佛方能與彌陀願力接軌。君不見《無量壽經》中記載,彌陀因地為法藏比丘時,於佛前發四十八大願,其第十九願云:「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彌陀早已成佛,並敞開極樂世界的大門,時時準備接引十方眾生入住淨土,但眾生是否「至心發願,欲生彼國」,端視其是否立志不移、至死不變。
淨宗九祖蕅益大師曾說,念佛工夫要深厚,關鍵在於具備真實信心,而真實信心的建立有三項表徵,其一便是「信娑婆的是苦,安養(極樂)的可歸,熾然欣厭。」(《靈峰宗論•示法源》)也就是說,「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願心必須像澆不息的大火一樣熾烈,才表示對淨土法門、彌陀願力有堅定不移的信心。願心要熾然如火,在於修行工夫點點滴滴的累積,也在於對生命的歸趨是否具備正知見的覺照,而這一切,對學佛人都是重重的考驗。 如何堅固願心 或曰:「發願看來並不困難,何以說對學佛人是重重的考驗呢?」口頭發願當然人人都會,但若要做到「切願」就非易事,否則,怎麼會那麼多人念佛,但真正往生的卻是少數呢?淨宗十祖截流大師云:「今時淨業學人,終日念佛、懺罪、發願,而西方尚遙,往生不保者,無他,蓋愛樁未拔,情纜猶牢固也。若能將娑婆恩愛,視同嚼蠟。不管閒忙動靜,苦樂憂喜,靠著一句佛號,如須彌山相似,一切境緣,無能搖動。」(《淨土警語•示丁耕野居士》)由祖師的開示可知,許多修學淨土法門的人,最後之所以無法往生極樂,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對娑婆世界的種種仍然心存貪愛,因此之故,表面上雖然也念佛、懺悔、發願,但其實都不是真心。所以,若要讓往生西方的願心堅固一分,至緊要處,就是要對娑婆世界少一分貪戀。
雪公亦曾對弟子說道:「世之學者,雖知欣厭,而猶耽染五欲六塵,實在娑婆繼續生根,何能期其出離?必俟欲塵不染,方能斷根於娑婆,生根於極樂。」(徐醒民〈雪廬述學語錄〉,《明倫》第一期)可見,發願(欣厭心)不能僅止於口頭說說,而必須時時省視自己的心地,若對五欲六塵尚存糾纏不清的情愛,就表示往生極樂的願乃是虛發。雪公又說:「所以呀,《阿彌陀經》總得多看幾遍,那兒(極樂)事情無一而不好,所以就喜歡那裡,這是欣。你看見外面蓋了洋樓,坐了汽車,比極樂世界差多了,我不要,這是厭。就是存這個心:討厭這裡,喜歡那裡,『欣厭』很要緊,是很大的幫助。」(〈佛七開示--臺中靈山寺六十七年彌陀聖誕〉,《明倫》第一九三期)
或問:「一心發往生極樂的願而厭離娑婆,是不是與廣度眾生的菩提心相違背呢?」答曰:「發願往生極樂,目的是為了速成佛道、廣度眾生,所以雖強調『願去(極樂)』,背後實含有『願來(娑婆)』之意,與菩薩上求下化的菩提心並不相違。」這是補充說明之處。 真能發願 信行具足 既知「發願」在修學淨土法門中的重要性,亦知堅固願心以保往生的方法,吾人今後念佛必得常以欣厭心相隨,如此方能讓句句佛號生根於極樂。清代成時法師曾說道,修持淨土持名念佛法門,要注意三大要點,其一便是:「六字洪名,念念之間,欣厭具足。如囚出獄,奔託王家,步步之間,欣厭具足。」(〈靈峰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重刻序〉)唯有策動欣厭之心,奔向極樂的步履才會踏實、堅定,聲聲佛號才能匯入彌陀願海,臨終之時亦方能感佛現前接引,可見修持念佛法門的成功與否,「發願」實佔有樞紐地位。
淨宗十二祖徹悟大師曰:「真能發願,則信在其中。信願既真,行不期起而自起。是故信願行三種資糧,唯一『願』字盡之矣。」(《徹悟禪師語錄》)唯有真正發起「欣求極樂,厭離娑婆」的願,才表示對佛的願力及開示的法門具備真實信心。而若具備真信切願,自然就能老實念佛,終身不換題目。淨業行人若欲跳脫娑婆生死海,躋身極樂解脫邦,實應於此再三琢磨、致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