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人的一天》●回目錄 ●回首頁 護生 ●智展 《大智度論》上說:「諸餘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正因如此,佛制眾戒,總以「不殺生」為首,此乃佛家慈悲益物、自他平等精神之體現。
時值末法,刀兵災劫頻仍,進入新世紀,地球亦面臨暖化的生態危機,追根究底,這都是人類自以為是,輕賤、欺視並任意宰殺物命所致;因此,「護生」雖為佛子耳熟能詳的老調,但在今日卻仍有大大提倡與鼓吹的必要。 護生原屬護自 沒有「護生」的觀念,乃緣於一般人認為動物低等,加以踐踏、宰殺無傷大雅,且世間等著被救濟的鰥寡孤獨者那麼多,不去幫助同類而大談護生,不是本末倒置嗎?
印光大師對於這樣的俗見與迷惑,曾表達他的看法:「夫人、物雖異,佛性原同。彼以惡業淪於異類,我以善業幸得人身。若不加憫恤,恣情食啖。一旦我福或盡,彼罪或畢,難免從頭償還,充彼口腹。須知刀兵大劫,皆宿世之殺業所感。若無殺業,縱身遇賊寇,當起善心,不加誅戮。又況瘟疫水火諸災橫事,戒殺放生者絕少遭逢。是知護生,原屬護自。戒殺可免天殺、鬼神殺、盜賊殺、未來怨怨相報殺。鰥寡孤獨,貧窮患難,亦當隨分隨力以行周濟。豈戒殺放生之人,絕不作此項功德乎?然鰥寡等雖深可矜憫,尚未至於死地。物則不行救贖,立見登鼎俎以充口腹矣。」(〈南潯極樂寺重修放生池疏〉)
佛家力倡護生,乃因深知眾生皆有佛性、皆當成佛,故護生不僅護眾生性命,更護眾生慧命,此乃基於甚深尊重之心,並不只是口頭的慈悲。再者,世間災難乃由眾生累劫造作惡業、橫結惡緣所致,欲免天災蹂躪、人禍摧殘,實應與諸有情廣結善緣,維持良善的互動,如此方能解怨釋結,自冤冤相報的惡性循環中解脫,因此,護生表面是護他,實質上是護自啊!
至於不救同類而救異類的質疑,實在是大誤解,護生與幫助世間的可憐人其實並不衝突,有能力者大可廣行救濟、雙軌並進。只是,若論處境、遭遇,弱勢的動物比可憐人更形危殆,正因如此,佛家才力主護生。 戒殺吃素為護生根本之法 當今主張護生者,多倡議放生,然而放生有許多細節必須留意。圓因法師在《放生文集》中,就提出了放生的五個原則:(一)不預訂(以避免漁夫、獵人、商家藉此捕獵兜售)、(二)不固定(不固定時間、地點採買,不固定時間、地點放生,以免有心人士藉此伺機斂財捕抓)、(三)多少不拘(隨個人發心,十元不嫌少,千萬不嫌多,物命一條不嫌少,物命萬千不嫌多)、(四)授三皈依念佛(此乃放生中之大放生,是放生中最重要最究竟的意義)、(五)細心周到(放生地點宜選擇人煙稀少,地廣水深,適合物類生存之地域為原則)。
印光大師在〈復羅智聲居士書〉中,對於如何放生亦多所闡發:「光一向不主張於佛菩薩誕期,及各朔望好日期放生。此事已成鐵案。捕生者特為放生者多捕,則買而放者,亦多有因放而捕來耳。然人情多好名,此各日放生則有名。又人情多以因循了事,若不於此各日放,則便不肯特為買放矣。光雖為人如此說,究亦只成空談。又生亦不可亂放,放之於江,則無不可。放之於池,凡害魚之魚,亦放其中,是放賊於人民之聚處,則群魚皆為彼之食料。然欲一一如法,實難做到。是宜極力提倡戒殺吃素,以為根本解決之法。」放生能否達到效果,牽涉的層面甚廣,尤其被商業化之後,動物在被捕放之間所受的傷害,可能更為慘重。
再者,將動物大規模野放之後,當下的環境是否符合牠的生存條件,有許多無法掌控的變數,因此,倡議放生不如倡議戒殺吃素,此不但為根本之法,也是人人可做、日日可行的善舉。 吃素救地球 有人看到吃素,馬上就皺起眉頭,要護生難道非吃素不可嗎?殊不知,當今地球暖化的程度與速度,已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英國劍橋大學研究北極探勘資料顯示,若不立即採取補救之道,十年之內,大部分的北極冰帽將融化,海平面的急速上升,將使氣候巨變,而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亦將處於大洪水的威脅中。或問:「造成全球暖化的最大元兇為何?」專家認為,為了滿足肉食者的口腹之欲,而以人工大規模經營的畜牧業,實為禍首。
根據最新一期的《世界觀察雜誌》分析研究指出,全球畜牧相關行業,每年至少排放三百二十五億噸的二氧化碳,佔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百分之五十一以上。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出,全球畜牧業更排放出溫室效應強度比二氧化碳高七十二倍的甲烷(佔百分之三十七),和比二氧化碳強二百七十六倍的氧化亞氮(佔百分之六十五)。專家一致建議,若要讓地球在短期之內有效降溫,眼前最直截的方法,便是大力提倡植物性飲食,停止支持提供人類消費的工廠式牲畜養殖,如此一來,才能趕在環保科技之前,為地球人找到生路。
在歐洲,比利時的根特市政府已發起「一星期有一天不吃肉」的活動,獲得了熱烈的響應,據官方統計,以全市二十四萬人計算,若貫徹執行,一年將可以減少相當於兩萬輛汽車在一年中所排放的廢氣總量。改變小小的飲食習慣,不但能讓動物免於非人道的對待,也能讓地球退燒,避免生態浩劫的降臨。從這個角度審視,吃素實是積極的護生,吾人怎能不躬身實踐並廣為倡導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