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學佛行儀 【篇名:】 《學佛人的一天》19 起心動念

《學佛人的一天》●回目錄 ●回首頁
起心動念  ●智展
 
學佛修行,無非就是在身、口、意上觀照、用心,而其中「意」的部分是最關鍵,但卻又最不易覺察的。

何謂「意」?簡而言之,即吾人平素起心動念是也。雪廬老人說:「起心就是起念頭,一起念頭,就有了目標,便去造業,造了業就受果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等報,還不能互相抵銷,是各作各報的。」(《明倫》一六四期,〈務去慢障切求一心〉)可見,若不能好好看守自己的念頭,無形中便已在造作與六道生死輪迴相應的諸業,吾人怎能不謹慎、小心呢?

  防意如防城

妄念紛飛是凡夫眾生的常態,但既然學了佛,就得加以管束、約制,否則就白學一場了。古德告訴我們,看守自己的念頭,要像士兵守護城門一樣,戰戰兢兢,夙夜匪懈,不容煩惱賊越雷池一步,但這並非一蹴可及,必須終身不斷地練習。

淨業行人平素持佛名號,便是在時時操練「防意」的功夫。印光大師說:「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綿綿密密,常時憶念。凡有忿怒、淫欲、好勝、賭氣等念,偶爾萌動,即作念云:『我念佛人,何可起此種心念乎?』念起即息,久則凡一切勞神損身之念,皆無由而起。」(〈與胡作初書〉)因此,吾人念佛不能只在朝暮二課,平常不在佛堂作課的時間,要常常練習「憶佛」,讓自己的念頭不羼雜貪、瞋、癡,習慣與清淨的佛號相應。如此一來,渾濁的妄念才能漸漸沉澱,念佛的功夫也才能成片,臨終也才能提起正念,與彌陀大願感應道交。

  俞淨意公的遭遇

或曰:「平日不做惡事即是好人,何以非得吹毛求疵,在起心動念上大作文章呢?」君不見明朝嘉靖年間俞淨意公的遭遇,正是在起心動念上覺察、用功,因而徹底轉變命運的最好實例。

與俞公同里的後生晚輩羅禎,在〈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中如是介紹俞公生平:「江西俞公,諱都,字良臣,多才博學,十八歲為諸生,每試必高等。年及壯,家貧授徒,與同庠生十餘人,結文昌社,惜字放生,戒淫、殺、口過,行之有年。前後應試七科,皆不中。生五子,四子病夭。其第三子,甚聰秀,左足底有雙痣,夫婦寶之,八歲戲於里中,遂失去,不知所之。生四女,僅存其一,妻以哭兒女故,兩目皆盲。」

平日行善亦不落人後的俞公,何以命運多舛、仕途坎坷?在他與灶神的奇遇中,那位對他家中大小諸事知之甚詳,自稱姓張的黑衣道人,為他揭示了癥結所在:「君意惡太重,專務虛名,滿紙怨尤,瀆陳上帝,恐受罰不止此也。」「意惡太重」,就是壞的念頭太多,雖然沒有作姦犯科,但無形中卻已深深影響自己的人生,使自己和家人走向不幸。

既然如此,該如何挽救呢?張先生(即灶神)勸他:「君從今後,凡有貪淫、客氣、妄想諸雜念,先具猛力一切屏除,收拾乾乾淨淨,一箇念頭只理會善一邊去。若有力量能行的善事,不圖報、不務名,不論大小難易,實實落落,耐心行去;若力量不能行的,亦要勤勤懇懇,使此善意圓滿。第一、要忍耐心;第二、要永遠心,切不可自惰,切不可自欺,久久行之,自有不測效驗。」

俞公深自懺悔,痛改前非,從此在起心動念上時加觀照、覺醒:「從此,一言一動,一念一時,皆如鬼神在旁,不敢欺肆。凡一切有濟於人,有利於物者,不論事之巨細,身之忙閒,人之知不知,力之繼不繼,皆歡喜行持,委曲成就而後止。隨緣方便,廣植陰功,且以敦倫勤學,守謙忍辱,與夫因果報應之言逢人化導,惟日不足。每月晦日,即計一月所行所言者,就灶神處為疏以告之,持之既熟,動即萬善相隨,靜則一念不起。」

由於俞公在心念上做了大轉變,他的命運也有了另一番新氣象。他後來不但登科中了進士,而且還找回了失散多年的兒子。雙眼失明的老妻,更因在重獲愛子的刺激下,奇蹟般地重見光明。這一切看來似乎是神助,然而上天其實只是給了他一把鑰匙,真正為人生重啟光明大門的,是他自己在心地上所做的諸多努力。

  一個念頭就是一顆心田種子

因此,千萬不能輕忽自己的起心動念,因為一個念頭的生起,就等於在心田中種下一顆種子,若稍不覺察,就會在無形中助長它生根、發芽、結果。倘若種下的是惡業種子,又在不知不覺中為它灌溉、施肥,等自己飽嘗惡果才赫然驚覺,就為時已晚了。古德云:「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之所以為菩薩,正是在起心動念的幾微之處,時時加以觀照啊!

正因為一個念頭就是一顆心田種子(因),與自己所受果報息息相關。所以印光大師勗勉吾人,應多多為人宣說因果報應之事,使眾人在起心動念上知所警惕:「因果者,世出世聖人,平治天下,度脫眾生之大權也。宜內而眷屬,外而知交,及一切人,皆諄諄以因果報應為勸,(私案:尤其教育子女,從小即須以因果報應與六道輪回之理事,時為說之。俾使曉了吾人舉心動念,一切言行,莫不與十方三世眾生,息息相關,而兢兢為善,不敢為惡矣);使人聞之,而即兢惕於起心動念處,則利益大矣。」(〈復飛青居士書〉)

如此看來,「因果」之理實非吾人所知那般淺顯,它關乎修行的最幽微處,也是吾人最易輕忽的所在。在漫漫菩提路上,若欲不斷突破、進階,對於這細微而關鍵處的省察,可不能再粗枝大葉,而必須明察秋毫啊!








《古今寺廟巡禮 恭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