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學佛行儀 【篇名:】 《學佛人的一天》06 睡眠

《學佛人的一天》●回目錄 ●回首頁
睡眠  ●智展
 
睡眠和飲食一樣,都是日常生活不可避免之事,如何讓它們與修行接軌,是身為佛弟子的吾人不可不講求的。尤其是睡眠,在一天當中,幾乎佔去了吾人三分之一的時間,如何看待與調適,將對道業有深遠的影響。

  睡眠屬五蓋十纏

展閱佛典與古德開示法語,對於睡眠多持訶責的態度,此乃緣於眾生多在此事上貪著,讓身心恆處在昏沉、散漫的狀態,因此無不訓誡眾生,要善加調適,抖擻精神。佛典中有所謂「五蓋」(一貪欲蓋、二瞋恚蓋、三睡眠蓋、四掉悔蓋、五疑蓋)、「十纏」(一無慚、二無愧、三嫉、四慳、五悔、六睡眠、七掉舉、八昏沈、九瞋忿、十覆),睡眠均「榜上有名」,可見眾生若貪睡成習,將大不利於修道。何謂「蓋」?《佛學大辭典》曰:「蓋即蓋覆之義,能蓋覆心性而不生善法也。」至於「纏」,則曰:「纏縛眾生,不使出生死,不使證涅槃,故名。」由此可知,睡眠雖為日常生活所必須,但若貪戀不捨,放縱無度,是與成佛之路背道而馳的。

《菩薩戒本經》云:「若菩薩,懶惰懈怠,耽樂睡眠,若非時,不知量,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非時」,即在不該睡的時間呼呼大睡;「不知量」,即不知節制,貪睡無度。殊不知,在渾渾噩噩當中,靈明的心性已被層層覆蓋,與染污之法相應,與清淨之法絕緣。

緣此,佛陀在《遺教經》中才殷殷訓勉:「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諸煩惱賊常伺殺人,甚於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佛陀在此並非否定適當休息的必要性,而是提醒吾人,不要將短暫的一生全都浪擲在昏睡之中。養息過後,應時時提振道心,切莫在無常火的進逼下,還留連於睡夢之中,渾然不覺。

  夢覺一如

或問:「佛弟子除了注意睡眠勿『非時』、『不知量』之外,能否將睡眠與修行結合呢?」印光大師曾開示淨業行人:「凡行住坐臥、語默動靜、著衣吃飯、屙屎放尿,一切時、一切處,皆當以六字洪名,置之心口之間。」(〈復高邵麟居士書〉)可見,用功之人即使在睡眠之時,心中亦不離彌陀名號。印祖又曰:「但於如法時處,聲默隨宜;若大小便、睡眠,則只許默念,切勿出聲;默則功德齊等,聲則不恭;睡則又加傷氣,不可不知。」

或問:「將睡未睡之時,心中默念佛號,在實踐上是可行的,但睡著之後,如何能做到夢中也在念佛呢?」《紫柏老人集.卷八》中的一則公案,或許能解答這個問題:「僧海州參師(紫柏大師),(師)問曰:『汝出家為甚麼?』,(海州)曰:『為求出苦』,師曰:『以何法則求出苦?』,曰:『我資鈍,但念佛』。師曰:『汝念佛,常間斷否?』,曰:『合眼睡時便忘了!』,師震威呵曰:『合眼便忘,如此念佛,念一萬年也沒幹!汝自今而後,直須睡夢中念佛不斷,方有出苦分。若睡夢中不能念佛,忘記了,一開眼時,痛哭起來,直向佛前叩頭流血!或念千聲,或念萬聲,儘自家力量便罷。如此做了三二十番,自然大昏睡中,佛即不斷矣。且世上念佛底人,或三二十年,或盡形壽念佛,及到臨時,卻又無用。此是生前睡夢中不曾有念頭故也。人生如覺,人死如夢;所以夢中念得佛底人,臨死自然不亂也』。」

吾人若欲於臨終時一心不亂,穩當地往生西方,平時就得在念佛上痛下工夫,最好能做到夢覺一如。不論醒時、睡時,心中佛號都能歷歷分明,如此方為勝券在握。若「醒時記得,合眼便忘」,就表示工夫還不純熟,在解脫路上還得再加把勁。

  睡眠的儀軌

關於睡眠和修行之間的結合,吾人還可留意其「儀軌」:「佛弟子睡眠時,不得仰臥、覆臥及左脅臥,應採吉祥臥,即右脅而臥─右掌放枕邊,左掌搭膝,身體右臥如弓。最好獨榻,不與人同榻。臨睡時,不得用思想,想則睡不能眠。當先靜坐數十分至一小時,默念床坐偈:『若敷床座,當願眾生,開敷善法,見真實相。』坐疲方睡。不得脫內衣睡,不得高聲說笑。將躺下時,可默念寢息偈:『以時寢息,當願眾生,身得安穩,心無動亂。』天未曉,宜早覺,起而靜坐數十分至一小時,方下榻出舍。醒時可默念早覺偈:『睡眠始寤,當願眾生,一切智覺,周顧十方。』」(見《明倫》一三五期,如如〈儀軌須知:睡眠〉)

佛弟子語默動靜、心心念念都在為提升道業而設想,即使睡眠也不例外。若能在動作和存心上與道相合,睡眠也可以成為一種修行。







《古今寺廟巡禮 恭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