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人的一天》●回目錄 ●回首頁 朝暮二課 ●智展 只要是正信的佛弟子,都知道每天要做早晚功課,但對其底蘊,卻似乎一知半解。既然朝暮二課是行者終身必須持之以恆去做的事,吾人對其內涵便不應小覷。今且就「由來」、「重要性」、「做法」三方面約略闡明如下: 二課的由來 根據興慈法師《二課合解卷一•示要》記載,二課體制的完備是唐 宋以後的事,而這個軌範的形成則可溯源於東晉的慧遠大師:「大法東來,自漢至唐,前後諸師別開八宗二行,而晉遠公,闢蓮宗於廬山,儒道咸歸,嗣後解脫之士,多於他宗,斯為禮誦不易之軌。再幸唐 宋諸祖,遞集教中顯密諸文,則晨夕功課尤備。宗雖各立,總未越斯,令惰者勤,勤者益進,應機之廣,端在是夫。」
至於為什麼要制定朝暮二課,興慈法師在〈重訂二課合解緣起〉中說:「朝暮不軌,猶良馬無韁」。又在《二課合解卷一•綸貫》中說:「夫學非儀軌則殆,道非課程則罔。良以吾人,無始障緣疊疊,不無退惰之情,設非程限,安進妙道?是以諸祖,特立早晚二課,俾學者縱有雜務,其課不忒,若得觀想精純,則道樹增長,佛果非遠矣。」由此可知,二課的制定乃欲對治修行人的散亂心和怠惰心,唯有約法三章,使行者有所依止,道業方能日進有功。 二課的重要性 雪公在〈結七原求得一心〉(《明倫》三七二期)中說:「凡是學佛者,必有朝暮二課,若無功課,那麼也只是掛名佛徒而已,本身所得的利益就很少了。」朝暮二課是佛弟子的「基本功」,如果連二課都廢弛,就遑論斷煩惱、了生死了。所以雪公在來臺十年的〈新春敬為臺中蓮友進一言〉中才說:「朝暮二課若忙到萬分,晝可不食,夜可不眠,功課不可不做,若做即要萬緣放下,一心繫念。」誠然,做早晚課若是「三天捕魚,兩天曬網」,可有可無,心不在焉,無始以來覆蓋在真心上的塵垢,要到何時才能除盡?尤其在家居士,若在早晚定課上不能堅持,菩提之路就更加漫長了。《明倫》一八一期〈明倫采掇〉云:「在家學佛,世務繁雜,較難清淨,務必於朝暮二課,誠敬專修,平素內念不斷,久久熏習,生處使熟,熟處使生,少一緊拶,便成一心。」吾人或可以此共勉。 二課的做法 佛門朝暮二課的進行方式既從寺院中來,故寺院在早晚課上自有一定的儀規。一般早課多念誦《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經》;晚課則念誦《佛說阿彌陀經》、《禮佛大懺悔文》、《蒙山施食》(案:其念誦的意義詳參《二課合解》)。其中,依所修法門的不同,在細部流程上還有所差別。以淨宗而言,除了上述內容之外,便以念佛為主。
雪公知道在家人為俗務所纏,欲如僧眾般做整套的早晚課恐怕不易,故曾示人以專念佛號為要,或三十、六十分鐘,可依個人情況作調整,只是必須持之以恆。有人或覺早晚課只念佛過於簡單,雪公說:「若喜繁時,可按臺中蓮社所訂之課誦本去做。再嫌簡單可依通常之朝暮二課做。話雖如此,其實精在專一,不貴多也。」
另有人覺得只念佛不誦經念咒,往生西方的信心好像就減了幾分,雪公則說:「欲求後來生西,應當依教奉行,須遵淨宗經典,更應了解做課之法,假如皆不明白,恐虛其功。習此者,必正助雙修,正者,有『持名法』,以聖號為正,助者,本有多門,經咒亦助之一,能念固佳,倘不能者,但持聖號,而正助二法,兼有之矣,此蕅益祖師之訓也。」由此可知,做課內容的繁簡也可視個人情況加以調整,只是必須區別正助功夫,否則便是事倍功半了。
有人曾問雪公:「如何才能把早晚課做好?」雪公說,要把修定看成和吃飯一樣重要:「兩天不吃飯,假身無大害,人人偏忘不了吃;兩天不修定,法身染無明,人卻忘忽了修。若拿修定當吃飯,就是好辦法。」從今日起,莫再說「吃飯皇帝大」,而應改成「做課皇帝大」,若能每天踏踏實實將二課做好,才有希望一步步邁向西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