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學佛行儀 【篇名:】 淨空法師:智慧慈悲就是佛之所行(有影片)

智慧慈悲就是佛之所行(有影片)



「世尊以無緣大慈」,無緣是沒有條件的,叫無緣,對一切動物平等慈悲,對花草樹木平等慈悲,對山河大地、一塵一毛充滿了慈悲與智慧。從哪裡學起?從拓開心量學起。你的心量太小了,沒有想到別人,沒有照顧到別人。你的負面影響非常大,正面影響非常窄小,功抵不了過,過的業力非常強大,受果報先受惡報,它力量大。這些事情,諸佛菩薩看得清清楚楚,教我們,我們不相信,我們不肯真幹。

真幹的人不是沒有,少,不多,真幹人多數是平民,生活很清苦,影響的面不大;在這個世間有權勢的、有財富的,他們的影響範圍大,肯做的人不多。我們要學世尊無緣大慈,世尊的名號叫釋迦牟尼,釋迦翻成中國意思,能仁,他能夠以仁慈愛一切眾生,就這個意思;牟尼是清淨的意思,自己心地清淨平等,這是牟尼的意思。你看,對人一片慈悲,對自己清淨平等,用這個做為名號。你念這句名號,你就要想到清淨、慈悲、平等,這是從智慧功德裡面所生的。

「哀愍眾生,等同一子」,這是舉個比喻他怎麼樣憐憫這一切眾生。就像世間人只有一個獨生子,他的愛不分心,兒女多了分心,他只有一個。看世出世間一切眾生就像自己獨生子一樣,完全是平等對待,真誠慈悲。「拯濟負荷,悉登彼岸」。看六道眾生,看十法界眾生,就像自己最親愛的人一樣,要拯救他,要幫助他,幫助他脫離苦海,幫助他圓成佛道,這個任務無條件的擔負起來。

佛菩薩怎麼樣愛護眾生,眾生永遠不知道。不是佛菩薩跟眾生有隔礙,完全沒有,融成一體;眾生自己畫圈圈,跟佛菩薩隔離,就是什麼?完全不接受。信了佛有沒有接受?沒有接受,還是造成障礙,把自己跟佛菩薩隔開。有人隔離得遠,有人隔離得近,統統有隔礙。諸佛菩薩明顯的加持,自己一絲毫感觸都沒有,這是我們自己對不起佛菩薩,是真的不是假的。

父母照顧我們一世,佛菩薩愛護我們沒有時間限制的,過去無始,未來無終,我們都在被佛菩薩照顧之中,是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佛菩薩還是照顧,並不是說我們自己不知道,佛菩薩照顧就衰了一點,沒有。佛菩薩永遠沒有退心,永遠沒有變質,因為他受過最良好的佛陀教育,他們成佛了。佛菩薩要幫助我們,一直到圓滿成佛。

「故願能行佛之所行」,佛之所行就四個字,智慧慈悲,這是佛所行。有智慧沒有慈悲不是佛行,有慈悲沒有智慧也不是佛行。在大乘佛教裡頭常說,悲智平等,叫悲智等運,等是平等,運是應用在事相上,對人、對事、對物,佛是圓滿的智慧,圓滿的慈悲。這後頭有,「故上句願求佛智慧,此句願求佛慈悲」,這下面說「智悲並運」,這是平等的,「圓契菩提」,圓滿契入大菩提。「此二者如鳥之雙翼,缺一不可」。缺一個不圓滿,智慧不圓滿,慈悲也不圓滿。我們要證驗自己的智慧跟慈悲是真的、是假的,這也是一個很好測驗的方法。

沒有智慧的慈悲是假的,沒有智慧也沒有慈悲,那個慈悲是自以為慈悲,不是真的。有慈悲沒有智慧,慈悲是假的;有智慧沒有慈悲,智慧是假的。智慧跟慈悲是一體的兩面,它可以互為體用,智慧是體,慈悲就是用;慈悲是體,智慧就是用,一定是互為體用的。我們就知道,發大慈悲心就是發大智慧心,沒有大智慧,哪來的大慈悲?沒有大慈悲,哪來的大智慧?

我們今天智慧跟慈悲都不足,為什麼?這個心發不出來。為什麼發不出來?我們對於諸法實相了解得太少。於是我們就想到,釋迦牟尼佛在世,為什麼要天天辛苦,講經教學四十九年,為什麼?就為這樁事情。愈清楚,智慧開了,慈悲心就出來了。慈悲心是性德裡頭的第一德,一切眾生個個本有,本自具足,不是從外來的。慈悲到極處就生智慧,肯定智慧出來了;智慧到極處,慈悲心就出來了,這兩種相輔相成,互為體用。末後這一句,此二者如鳥之雙翼,缺一不可。鳥在空中飛行,一定是兩個翅膀,一個翅膀飛不起來。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二六三集)2013/4/16 檔名:02-040-0263





《古今寺廟巡禮 恭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