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學佛行儀 【篇名:】 《佛之心法 一行禪師著》07 八正道之正精進

佛之心法 一行禪師著

八正道之正精進


  正精進

  正精進是能夠幫助我們實現八正道的一種力量。如果我們為財產或者為食色而精進,那麼它就是錯誤的精進。如果我們整天為了名利而工作,或者為了逃避痛苦而奔波,那也是錯誤的精進。從表面上看,我們可能顯得很精進,可是這不是正精進。我們的禪修也可能會出現同樣的情況。我們可能顯得在修行上很精進,可是,如果這種精進使我們遠離現實或者遠離我們所愛的人,那麼它就是錯誤的精進。當我們修習坐禪或行禪的時候,如果我們的修行方法給我們身心造成了痛苦,那麼我們的精進就是不正精進,它沒有建立在正見的基礎之上。我們的修行應該是有智慧的,是以對佛法的正確理解為基礎的。並不僅僅是我們修行的努力,我們就可以說自己是在修習正精進。

  唐朝的時候,中國有個和尚(馬祖——譯者注),日夜努力地坐禪,他覺得他比其他任何人修行都用功,因此,他為此感到非常自豪。他像一塊石頭一樣日夜坐著,可是他的痛苦卻沒有得到轉化。一天,有位禪師(南嶽懷禪師,667——744)問他:「你為什麼要這麼努力地坐禪呢?」這位和尚回答說:「為了成佛!」老師就撿起一塊磚頭,開始磨它,這位和尚問道:「師父,您在做什麼?」禪師回答說:「我在做一面鏡子。」這位和尚問道:「您怎麼能把一塊磚頭做成一面鏡子呢?」他的老師回答說:「你怎麼能夠通過打坐而成佛呢?」

  通常,與正精進相關的四種修行是:

  1. 未生惡令不生;

  2. 已生惡令斷滅;

  3. 未生善令生起;

  4. 已生善令增長。

  這被稱為四正勤。

  「惡」的意思是無益於證道或解脫。在我們的藏識中,有很多種子無益於我們的轉變,如果這些種子得到澆灌,它們就會變得更加強大。當貪、嗔、癡和不正見升起的時候,如果我們以正念去擁抱它們,那麼,它們遲早就會失去力量,並回到我們的藏識裡。

  當善種還沒有生起的時候,我們可以澆灌它們,並幫助它們進入我們的意識中來。這些快樂、慈愛、忠誠和和解的種子需要每天得到澆灌。如果我們澆灌它們,我們就會感到快樂,而這 種快樂的感受反過來會鼓勵它們停留得更長久。使善心習停留在我們的意識中,是正精進的第四個練習。

  四正勤是由喜悅和興趣滋養著的。如果你的修行沒有給你帶來喜悅,那麼你的修行就可能不正確。佛陀問需那比丘:「你出家以前是個音樂家,是嗎?」需那比丘回答說是的。佛陀問道:「如果你的琴弦太鬆,會發生什麼情況呢?」

  「會彈不出聲音來。」需那回答說。

  「琴弦太緊時又會發生什麼情況呢?」

  「它會繃斷的。」

  「道的修習也是如此,」佛陀說,「要維護你的健康。要活得快樂。不要強迫自己去做你不能勝任的事情。」我們要知道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極限。我們不應該強迫自己去修苦行,或者使自己迷失在感官享樂裡。正精進位於中道上,在苦行和沉溺於感官享受這兩個極端之間。

  七覺支的教義也是正精進這種修行的一部分。「喜」是一個覺支,而且它是正精進的核心。另一個覺支「輕安」對於正精進也是必不可少的。實際上,不僅正精進,而且正念和正定也都需要喜悅和輕安。正精進並不意味著強迫我們自己。如果我們有喜悅、輕安和興趣,我們的努力就會來得很自然。

  當我們聽到召集我們去行禪或坐禪的鐘聲的時候,如果我們覺得禪修快樂有趣,我們就會有力量去參與。如果我們沒有力量去練習坐禪或行禪,那是因為這些練習還沒有給我們帶來喜悅並使我們發生變化,或者是因為我們還沒有看到它們的利益。

  當我想出家當沙彌的時候,我家裡的人認為出家生活對我來說太困難了。可是我知道那是使我能夠生活快樂的惟一方法,於是我堅持著。後來,我終於成了沙彌,我感到自己快樂和自由得像天空中的鳥兒。誦經的時候,我覺得自己彷彿是被邀請去參加一場音樂會。有時候,在月明之夜,出家人站在新月狀的池塘旁邊一起誦經,我覺得自己彷彿是在天堂裡,在傾聽天使的歌唱。當我因另有任務而不能參加晨課的時候,只有聽到從大殿裡傳來的《首楞嚴經》的詞句,就已然給我帶來了快樂。土海依寺裡的每一人都是帶著興趣、快樂和精進去修行的。那裡沒有被迫的努力,只有老師和師兄弟們的慈愛和支持。

  在梅村,孩子們也參加坐禪和行禪,以及靜默的用餐。開始,他們這樣做只是為了與他們已經在修行的朋友們呆在一起,可是當他們嘗到禪修的安寧和快樂之後,他們也跟著修行,因為他們願意這樣做。有時候,成年人在嘗到修行的真正快樂之前,要花四、五年的時間去修習那種表面形式。溈山禪師說過:「時光淹忽,歲月蹉跎。」誰能夠把她的生命奉獻給修行,誰就有機會親近她的老師和道友,誰就擁有一個能夠給自己帶來巨大快樂的大好時機。如果我們缺乏正精進,那是因為我們還沒有找到真正適合於我們的修行方法,或者還沒有真正感到修行的需要。正念的生活將會非常美好的。

  醒來即微笑,

  良晨在眼前。

  過好每一刻,

  慈眼視眾生。

  誦這首偈子能夠幫助我們過好每一天。二十四小時是一個珠寶箱。如果我們浪費了它,我們就是在浪費自己的生命。這個偈子的意思是,當我們一醒來時就開始微笑,並把這一天看做是一個修行的機會。是否會浪費它取決於我們。當我們以慈悲之眼去看待一切眾生的時候,我們感覺好極了。借助於正念的力量,洗盤子、擦地板、練習坐禪或行禪都會變得更珍貴、更有意義。

  痛苦能夠推動我們去修行。當我們焦慮或悲傷的時候,當我們看到修行會給我們帶來解脫的時候,我們就會想繼續修行。深觀痛苦並看到是什麼造成了痛苦,這需要花力氣。不過,這種觀照將會引導我們找到結束痛苦的解脫之道,而這種解脫之道也需要我們這樣做。當我們擁抱自己的痛苦的時候,我們就會看到它的根源,並且會明白,只要依道修行,痛苦就可以終止。道就在痛苦之中。當我們觀照垃圾的時候,我們看到了花朵。當我們觀照火海的時候,我們看到了蓮花。去擁抱我們的痛苦而不是逃避它,這樣的道正是引導我們走向解脫的道。

  我們沒有必要總是去直接對抗我們的痛苦。有時候,我們可以讓它躺在我們的藏識中休眠,而我們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借助於正念,去感受我們心裡和我們周圍那些清新而具有治療作用的事物。它們會照看我們的痛苦,就像抗體照看已經進入到我們血液中的異體一樣。當惡種已經升起的時候,我們不得不去照看它們。當惡種暫停活動的時候,我們的工作就是幫助它們安睡並使它們從根本上得到改變。

  借助於正見,我們發現了自己要走的路,而這一發現給了我們信仰和力量。如果我們練習了一個小時的行禪之後,感覺好多了,那麼,我們就會有決心繼續做這個修行練習。當我們看到行禪是如何地給別人帶來安祥的時候,我們就會對修行產生更大的信心。只要有耐心,我們就可以從我們周圍的生命中發現很多快樂,並且我們會因此而擁有更多的力量、興趣,我們的修行會更精進。

  修習正念地生活應該是快樂而安祥的。如果你正念地呼吸並且因此而感到快樂和安祥,那麼這就是正精進。如果你壓抑自己,如果你在修行期間感到痛苦,那麼這大概就不是正精進。檢查一下你的修行,看一看是什麼給你帶來了持久的喜悅和快樂,盡量與一個修行團體呆在一起,在那裡,師兄弟和師姐妹們正在開拓一塊正念的田地,這將會使你的修行變得更加容易。為了把你的痛苦轉化為慈悲、安祥和智慧,與老師和朋友們一起精進修行吧。你要用喜悅和輕鬆來修行。那才是正精進。




《古今寺廟巡禮 恭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