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息的歌唱 星雲法師著
緣簿
我從紙廠中走了出來,榮幸的而又不幸的變成佛家化緣簿子。 有一位師傅為了要過安定自主的生活,忽然要發心建造起寺院來了;建造寺院是要一筆很可觀的鈔票,所以,他不得不借我來向信眾們求助。 第一天,我和其他的幾百位緣簿子兄弟一道出發,從郵政局經過了綠衣使者的手中,把我送到另一個佛寺中來,善於詼諧的當家師*正在課堂中聽講經,一接到我,就沉下了臉道:『我們寺中也正在化緣呀!』課堂中的大眾都投過來一個鄙視的目光,這是我問世以來第一次遭到人的揶揄和輕視。然而為了情面,當家師不得不應酬一下,他把我交給一個居士*,請他代為向人勸募,居士是有護法責任,表面上當然是義不容辭,而他的心中是在那裡想著: 『現在化緣的地方太多了,實在心有餘而力不足。佛教徒們不識時務,把化緣的錢用在不切要的地方,今天這裡建築大殿,明天那裡創興寺院,大家又沒有本領來住持保管,不是此處寺院給地方土豪強佔,就是彼處寺廟給軍隊駐防,現有的寺廟,難道還有人滿之患?』 居士的想法原是十分對的,今日佛教的經濟已經面臨了崩潰的階段,靠著化緣的兩個錢,真是不能把它亂花費了!建築寺院固然可以住持佛法,但空有寺院林立不做其他教育、文化、慈善事業,好比一個沒有靈魂的軀殼,要他有什麼用呢? 居士把我帶進家中,嘆了一口長氣,無力的把我放在桌上,好幾天沒有人來問我一下,我身上落滿了灰塵,像一個失去了青春的女人,受盡人間的冷漠、孤寂、淒清。好不容易一天有了個大官僚來拜訪這位居士,兩句客套話過後,居士向他展開了攻勢: 『久慕將軍樂善好施,故有今日福祿地位,受人仰慕,實在佩服之至。假若能夠再施助佛門,功德更是無量!這裡有建造寺院緣簿一份,敬希慷慨解囊!』 居士說後,拂去我身上的灰塵,把我送在某官僚的手中,某官僚受人恭維,也只得破費了,他的心中又何曾願意呢? 我在外旅行了一個時期,終於我又回到某位師傅的手中。 我是一個令人討厭的東西,我是一個阻止初機學佛者進入佛門的障礙物;有時候,弘法的法師們在講完一座經後,請出我來和聽經的人見面,經是聽過了,當然多少也得出兩個錢呵!法和財好像成了變相的交易,這樣一來,使多少初來學佛聞法的人,為了自己的經濟不寬裕,不能多光臨聽經的場所,這是一個多麼嚴重的問題!我真罪過,我斬斷了多少初生的善根,我打擊了多少剛發的道心,我獻給佛教的功勞實在敵不過我的罪業啊! 過去,我確實為佛教為出家人解決過不少的難題,衣食住都是靠我來補助幫忙。然而今日的時代不同了,完全依賴著人終不是辦法,社會上有兒子不養老子的,女兒不孝順媽媽的,多得不勝枚舉。我過去也曾驕傲過,以為佛教少了我不行;而今佛門革新的呼聲喊出,說什麼僧徒要自食其力啦,要勞動生產啦,我愚痴的夢方從朦朧中驚醒。僧徒在生活上,今後用我地方實在不多了,我的力量或許在逐漸的減少。 關於我所到之處,都曾令人望而生畏,誰不貪圖金錢呢?如果不是一個真正發大心的菩薩,誰都不高興見著我。記得一次有個人說了一個關於我的幽默故事,他說: 『從前太行山上出老虎,很多路過客商都做了牠的食物。一天,一個和尚從山下經過,一陣狂風吹起,猛虎從山上撲來,和尚情急智生,隨手將我擲去,唬得老虎掉頭飛奔,從此老虎都怕我緣簿子,我便名聞遐邇,無人不知。』 我又想起了還有一次我旅行在一個佛學院*中,那裡學生們見到我是某寺院的化緣建造寺院的緣簿,正眼也不瞧我一下。正在這同一個時候,佛教雜誌募捐的緣簿子亦飛來了,我心下不禁也為我這同一個命運的不幸者嘆惜!那知事出意外,這些同學對佛教雜誌的那份緣簿子特別具有好感,一個說:『這二十塊錢預備買字典去的,現在就捐獻給佛教雜誌吧!』另一個說:『這五個袁大頭還是師傅給我零用的,正好就捐給佛教雜誌吧!』 我目睹這種情形,既嫉妒這位新來的同參,也感到自己的慚愧。同是一張紙,同是一本緣簿子,在人的眼中為什麼看法就不同?我左右思維,得到了箇中三昧*,它之所受人的歡迎是適合當前佛教的需要;而我遭受人的冷落,是我不能認清時代的潮流! 在這裡,我要提出沉痛的呼籲:我不願再為興建寺廟而努力,也不想為教徒生活而奔忙,我要為化緣辦醫院、學校、講堂、佛學院、佛教雜誌來服務;因為這些是眼前佛教以及未來佛教生存的多麼殷切的課題啊! 假如我能給佛教長老大德們運用得當,我願意將我的力量完全貢獻佛教。一般護法大居士,見到了教徒們深明大義,我想:都會從心底更樂意布施*的。 把建造一座寺院的錢拿來辦醫院和學校;把建造大殿的錢拿來辦佛教文化事業;把供養不為佛教作想的僧徒們生活的錢,拿來造就弘法的人才。啊!那是多麼美麗的遠景! 果能如此,想我從此再不會受到人的揶揄。即使還是受到輕視、冷諷、嘲笑,我也甘願忍受了! 我能負起了新的任務,佛教一定會興盛起來!那時我感到快樂的驕傲,也感到無上的光榮,還會有什麼人怕我呢?親愛的佛教大善知識*們!你說是不是?
註:
當家師: 負責寺院中大眾生活的人。 居士: 居家學佛的人。 佛學院: 佛教的學校。 三昧: 本為佛教修養的定法,今謂世之奧妙者亦曰三昧。 布施: 財、法、無畏,為佛教中三種布施。 大善知識: 聞名為知,見形為識,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善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