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 學佛行儀 【篇名:】 《人行道 聖嚴法師》02 第一篇 起心動念皆修行 -守戒律與不執著

人行道 聖嚴法師著

第一篇 起心動念皆修行 - 守戒律與不執著


 守戒律與不執著
  
  一休和尚喝酒吃肉,濟公和尚也是這樣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出家人。這兩個故事,讓很多人以為,既然佛法教人無所執著、心中無所罣礙,那麼,真正悟道的高 僧,即便是不拘小節、放浪形骸,也不影響他的修行成就。事實上把這兩人的經歷當作故事來看,的確精彩動人,可是作為一位高僧來看,則不足為訓。要知道佛是 大覺悟、大解脫者,可是他嚴守戒律,並未放逸。在釋迦牟尼佛時,只有六群比丘在證得阿羅漢果之前,因為狂放不羈,佛就訂下了一條又一條的戒律來約束他們的 行為。
  
  從印度、中國、西藏到日本,高僧都是守紀律的,像一休、濟公這樣的和尚是絕無僅有的特例。有智慧並不一定等於行為不檢。我知道現在在臺灣就有些門派, 公開喝酒吃肉,男女關係也很隨便,還自認是已經證了三果四果的聖人,像這種行為,我們傳統佛教是無法認可的。但是,社會上一般人很容易被他們吸引,傳統佛 教就被認為是綁手綁腳的守舊派。
  
  其實,綁手綁腳的嚴守戒律還是比較安全的。大概在八○年代左右,美國有許多自認為解脫自在的禪師及上師,亂搞男女關係及同性戀,剛開始還受若干美國青 年歡迎,可是後來這些宗教師都因為耽溺於醇酒美人,或是因為金錢、同性戀的關係搞不清楚,出現層出不窮的問題,一個一個都被逐出道場,從此一蹶不振。結果 那一陣子,美國佛教界的元氣大傷,連印度教與西藏系統的佛教,都受到波及。
  
  一休和濟公其實也沒有像那些禪師這樣放蕩。濟公喝酒但絕對沒吃狗肉,更何況他也不沾女色。社會上很多人執佛法一端,而妄加揣測,就以為那是佛法的真精 神,所以大家要小心辨別。佛教是入世化世而淨化社會,積極參與社會的高級宗教之一,世間所有的名利財色,我們宗教徒不但不能沾染,還要積極奉獻社會,這才 是佛教的真面貌。




何謂菩薩行?
  
  要瞭解什麼是「菩薩行」,就得先弄清楚什麼是「菩薩」?我們看到經典的記載,菩薩沒有一定的身分;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前,曾為出家比丘、國王、王子、居 士乃至鹿、牛、象、鵝等動物,都被稱為成佛的因行,也就是修行菩薩道的階段;觀世音菩薩與地藏王菩薩等諸大菩薩也是如此,他們以種種身分和形相,在世間救 苦救難,當眾生需要什麼樣的菩薩,他們就以那種形相,出現在他們四周和中間。
  
  因此,菩薩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常以凡夫的形相,在世間隨緣化眾的修行者。所以,「菩薩」主要是發了菩提心的眾生,而不拘於特定的形相,凡能已 發「願斷一切惡,願修一切善,願度一切眾生」的菩提心者,便會誓願學習慈悲與智慧的菩薩行。以此可知,人人都可以成為現在的菩薩、未來的佛。
  
  把「止惡、修善、度眾生」的菩薩行,具體落實在生活裡,就是一套與他人、與自己相處的方法。也就是說,在與別人相處的時候,常起尊重、感恩、讚歎、奉獻的慈悲心;與自己相處時,則常生起慚愧、懺悔的精進心和清淨心,你就是修學菩薩行的初發心菩薩。
  
  特別要強調的是,慚愧不等於自卑,懺悔不等於後悔。我們在檢視自己的心念和行為時,如果對當做而沒有做的事感到慚愧,就會激勵出下次努力去做的決心; 對於不當犯而犯、甚至一犯再犯的錯誤,若能心生懺悔,一方面可以懸崖勒馬,及時改過,一方面也可以勇於承擔後果,不會狡辯諉過、推卸責任。因此,慚愧的 心、懺悔的心,是積極的自勉自省的行為,跟自慚形穢、自以為處處不如人,或是不斷犯錯又不斷後悔,是絕對不相同的。
  
  還有一點要強調的是,我們這些發了菩薩願的凡夫,是初發心的「嬰兒菩薩」。嬰兒,本來就是要在跌跌撞撞,倒了再起,起了再倒之間,慢慢學習、漸漸成 長。所以,不要怕犯錯,更不要怕能力不夠;只要方向確立,心意已定,一日比一日更進步,就一定有成就圓滿的一天。要知道,初發心難,維繫住不變不退的長遠 心更難,一曝十寒的人太多太多了,能夠持之以恆,才能實踐菩薩精神。




信心不退轉
  
  很多人在參加法會的時候,一唱到發願文或懺悔偈,就忍不住落下淚來。這是因為在共修的場合,大眾修行所產生的氣氛、情境,或是發願文的內容,讓人受到 感動。這是感動自己有幸能發這麼大的願,也是因為感受到佛菩薩的慈悲偉大而感動。這種情緒並沒有經過理性的思考,有些人淚流滿面,心中卻很平靜,隨著學佛 的時日久了,或是經過冷靜思考過後,這種情況便會消失。
  
  也不只是發願文或懺悔偈有這樣的感發力量,有些人在共修活動中,只要聽到梵唄的韻律,就會受到感動。這種現象,外表看是流眼淚,但那是平和、喜悅的感 受,而不是悲傷。會有這種反應,大致來說,都算是有善根的人。在剛開始學佛的時候,幾個月、甚至幾年之間,會有這種反應是好現象。有時候自己在家修行也會 如此,這是很正常的,不必太在乎它。
  
  在佛菩薩面前,覺得自己渺小而脆弱,這是很自然的現象,有了這種慚愧之心,才可以激勵自己不斷努力。明知道自己渺小,做不到那麼大的善行,但還是要不斷的發大弘願,一時間做不到是很正常的,能夠不斷的發願,就有一個努力的目標和方向,可以砥礪自己再接再厲。
  
  凡夫的根性容易怠惰,我們都是凡夫,但是有向佛及菩薩學習的心,就要時時勉勵自己,懈怠了就要急起直追。有些人發願發多了,可是都做不到,最後連發願都不願意了,那就是自暴自棄,很可惜。





佛菩薩做擔保人
  
  懺悔有兩種功能:一個是覺察自己的錯誤,改過遷善,不再重蹈覆轍;一個是好漢做事好漢當,心平氣和,勇敢承擔一切責任。
  
  人心很粗,善忘多忘,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尤其是錯誤的、醜陋的、不檢點的事,忘得特別快。所以,我們佛教徒要提醒大家時時懺悔,懺悔什麼呢?懺悔那些 已經忘記的、還未忘記的、已經覺察到的、還未覺察到的過錯。縱使經過了千秋萬世長時間累積下來的過失,我們也要一併懺悔,歡喜承擔應負的責任。
  
  很多人會大言不慚的說:「我的行事作為坦蕩蕩,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沒有什麼好懺悔的。」世間固然有許多行事正當、舉止磊落的君子;但是,拋開不 可考的過去世不談,就在眼前當下起心動念間,我們不也經常在不知不覺間,犯下許多錯誤?因為,我們的習性裡潛伏著貪、瞋、癡、慢、疑等等病根,一不留心, 就會表現在言語行為上,不僅傷害了身邊的人,也傷害了自己。
  
  就像很多父母,自以為所作所為都是愛孩子,結果往往愛之適足以害之而不自知。歷史上也有許多擇「善」固執的例子,固執於自以為是的「善行」上,順我者 昌,逆我者亡,施暴而以為行善。所以,懺悔的意義,是要我們在悔過的同時,也要不斷提醒自己拋開成見,站在不同的角度,檢討自己的言行,多多為別人著想。 承認自己從過去以至今日,在不知不覺間犯了許多過錯,就能勇敢承擔眼前的種種遭遇。一般人在遇到困厄挫折的時候,總是怨天尤人,責怪老天爺不長眼睛、善惡 不分、清濁莫辨;結果,不是灰心喪志,就是憤世嫉俗。肯懺悔,就能心平氣和的承擔災難,並且藉著災難,鍛鍊更恭敬、更謙遜的心態,即使經過再多的打擊,也 還能保持對人性的信心和慈悲。
  
  也有人說,所謂:「業報至時,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報,唯有懺悔力,乃能得除滅。」照這麼說,懺悔可使重罪輕受,只要天天拜 佛懺悔,就可以消除業障、免除不受果報的責任義務,豈不是太方便了?拜佛懺悔,對消除業障的確有幫助;但是,它的作用是因為佛菩薩看你真有改過遷善的決心 及誠心,出面替你擔保,讓你暫時不要受報;或者像分期付款一樣,逐次攤還。就像一個欠債累累的人,躲債躲到一個大富翁家裡,這個大富翁出面向債主擔保,請 求大家給這個人一些時間,保證他一定會慢慢還債,請債主不要催逼太急。道理是一樣的,佛菩薩只是做我們的擔保人,並不幫我們還債,所有債務,還是得由我們 自己一分一毫慢慢的還。





真有地獄嗎?
  
  從基本佛法來看,地獄天堂皆出於自心。所謂地獄、天堂,在精神上的感受是有的,從果報來說,地獄的存在也是有的,但地獄並不一定有實際的方位、區域。 至於刀山、油鍋、奈何橋、十殿閻王,這些都是出於民間信仰的傳說。在《地藏經》、《長阿含經》和描寫目犍連救母的經典,雖然都有描寫地獄的情形,但大部分 的印象都是在中國,慢慢演化出來的。
  
  不過地獄的思想在很多民族的宗教文化中都有,在釋迦牟尼佛之前,印度就有地獄之說,中國人說「九泉之下」,基督教死後不上天堂便入地獄的說法,都認為 實際上有地獄的存在。其實,地獄只是感受的境界,這就像我們在做噩夢的時候,好像到了一個很可怕的地方;而做美夢的時候,又彷佛置身天堂。做夢的時候意識 尚有如此感受,更何況死後的神識?所以,在精神上恐懼、不自由的狀態,就是地獄。人還活著的時候,這些恐怖的感受是從腦神經的反應而來,人死了之後,腦神 經的活動停止了,但是精神的狀態還在,同樣也會有這些體驗。
  
  其實,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當中,隨時可能在頃刻間墮入地獄。每一個念頭生起,只要起了煩惱執著,覺得憂傷恐懼、痛不欲生,就等於已在地獄中受折磨。起 了嚴重的貪念,就是墮入餓鬼道;有了極度的恐懼心,就是墮入人間地獄;在工作前途方面,覺得自己四面楚歌、窮途末路,那也是到了地獄的邊緣。所以,天堂地 獄不在任何一個方位區域,就在我們內心的方寸之間。只要覺悟了,不被世間的煩惱恐懼纏擾,那就是遠離地獄了。





心魔與外魔
  
  所謂「心魔」,是指由內心升起恐懼、慌亂、邪惡的念頭;如果你不能駕御它,就會被它牽制,做出許多非理性、甚至傷天害理的事。「外魔」則是由外而來, 有不知其所以然的力量,干擾或侵犯身心的安定。其實,心魔與外魔常常是相互呼應的。當一個人內心脆弱的時候,外魔就很容易趁虛而入;反之,倘若心中安定, 不憂不懼,外魔的力量再強大,也對你莫可奈何。這就好比在路上遇到一隻追著你狂吠不止的惡犬,要是你害怕牠,想撿石子打牠,牠就吠得越加兇猛;要是你保持 鎮定,不去回應牠,牠咆哮了一會兒,自己覺得沒趣,就會悄悄地走開。
  
  佛陀在世的時候,也曾受到外魔干擾,但佛陀不為所動,最後反而感化了外魔。一般人沒有佛陀那樣的修持工夫,碰到不知其所以然的外力侵犯時,倘若心理醫 生也找不出病灶,我建議大家多念觀世音菩薩聖號或念阿彌陀佛聖號。念佛菩薩聖號的用意,不是藉菩薩的力量來降魔鎮壓,而是讓自己的心有著落,心有著落,自 然能夠從容安定,即使外魔現身,亦無所懼。
  
  此外,倘若能藉著修行的練習,觀想一切乃因緣所生,亦即所謂的「五蘊皆空」,不論心魔、外魔,都是出乎生命主體的感受,也就是從心裡的不安和執著而來,其實並無永恆不變的實體,如此便無可執著的東西了。心無執著,外魔就會不攻自破。
  
  當然,這種觀想的工夫,需要長時間的練習;初學者只要專心念佛,也有相同的功效。不過,有時候也會出現幻聽、幻覺等現象的干擾,讓你念不下去。所以, 念佛要經常念、時時念,讓佛號深入念頭的潛意識之中。此外,發願、布施、供養、懺悔,也有一定的效力。藉著懺悔力,可以洗盡往昔生中的業障,讓冤孽解除。 不過,觀想和念佛比較難但力量比較大;懺悔發願比較容易,相對地力量自然也比較小。但不論如何,都應該在平時持續不斷的努力,有難臨身時,才使得上力。





請說忍辱
  
  一個人會用什麼樣的心態,面對自己所處的環境?這就要看他「忍辱」的工夫做得夠不夠。聽說在監牢裡一關十幾二十年的囚犯,很多是帶著滿腔恨意出獄的;所以,出獄以後往往變本加厲,犯下更大的罪案。
  
  在佛經裡,「忍辱」的意涵是很豐富的;挫折、打擊固然要忍,成功與歡樂也要忍;逆來受,順來也要受。但是,所謂「受」,並不是被動的接受認可,而是以 積極主動的態度,把境遇轉化超越,讓自己從中得到學習成長的機會。一般人受到冤屈挫折,心理上總是忿忿不平;然而,正因為忿恨難消,痛苦煎熬也如影隨形、 揮之不去。如果藉著面對打擊來鍛鍊自己的心性品格,甚至把打擊你的人看成來度化你的菩薩,謝謝他給你試煉自己、提昇自己的機會,心裡沒有怨恨,自然不會感 到痛苦。
  
  有幾位智障兒的家長告訴我,經過漫長的歲月,他們已經能在照顧孩子的艱苦和磨難當中,慢慢體會到自己的心量都被打開來了。他們能用接受考驗的心情歡喜承受,所以,即使外人看來,他們的處境是苦不堪言,他們卻甘之如飴。
  
  在逆境中忍辱負重、蹣跚前行,這個道理大家能接受;在事事順利、飛黃騰達的時候也要修「忍辱」行,恐怕就不容易理解了。其實,人生的各種境遇,都是我 們學習的功課;有人能處逆境,卻未必能處順境。「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許多人在失意的時候還能刻苦自勵,一旦春風得意,就放蕩起來了,得意 忘形,言行舉止失了分寸,災難禍害很快就隨之而至。所以要居安思危,成功要忍,歡樂也要忍。
  
  我常說,參禪打坐應如在十字街口,在那種車來人往、紛亂嘈雜的環境裡,能不能控制自己,絲毫不受干擾?如果外在環境有一點點風吹草動,都會影響你的思 想行為,難保煩惱不會跟著來。況且,外在境遇是順是逆,一切唯心造,那是凡夫俗子主觀認定,客觀事實未必如此。因此,讓自己保持客觀化,以免心被外境攪得 團團轉,才能斷煩惱、生智慧。





因緣與一廂情願
  
  近年來,宗教對國內社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生活、工作中常有人談起應以「因緣觀」面對周遭的一切,或以「因緣觀」解釋個人的想法或起心動念。但是很多人也在問,「因緣觀」到底與所謂的「一廂情願」有什麼不同?
  
  要瞭解「因緣」其實非常簡單,我們所接觸到的一切事物都在因緣之中,任何事情只要因緣成熟,便能完成,如果「萬事具備只欠東風」,那就是因緣不成熟。 因緣只要有一點點差錯或變化,結果馬上就會改變;所以,人沒有辦法完全掌控自己的命運,也沒有辦法掌控自己的環境,任何的現象都是不斷隨著因緣的變化而變 化;今天的局面如此,明天不一定會一樣。不過有些因緣是在我們所能預料的範圍之中,例如要織布生產,通常在計畫之後照著實踐就能實現,但若遇到環境的巨大 轉變,個人的小目標還是會改變的。
  
  至於一廂情願則是很天真的,自己想當然爾,完全憑空想像,這與經過縝密的企畫、計畫不同,計畫必須有一些事實的依據。但是經過計畫的事物也不一定完全可靠,也會發生意料之外的情況,這時候就應該要接受它,然後想辦法處理它,因為,因緣就是如此。
  
  所以,如果期待計畫好的事在過程中發生問題,不必傷心也不必失望,應該繼續努力,促成因緣,還是有成功的機會;如果經過詳細的考慮,判斷因緣不可能促成,那也只好放下它,這和未經努力就放棄是截然不同的。





動靜不二皆是禪
  
  現在的社會追求效率,造成每個人越來越匆忙,競爭越來越厲害。因此便有人希望透過禪修來幫助他們,以尋求內心的安定。但是,另一方面他們又認為禪修只 是暫時把自己關在安寧的環境中,盤起雙腿,一念不生,一旦走出禪堂,面對變動無常的現實世界,似乎又覺得方法使不上力。我相信,很多想進入禪修之門的人, 都會有這樣的疑惑。
  
  事實上動、靜是不二的。禪的方法,如果僅僅用在靜中,而動中沒有用,這工夫就不算徹底;或僅僅用在動中而自己的心根本不能靜下來,這也不叫作禪。
  
  早期的禪宗祖師並沒有主張一直打坐,甚至說「打坐不能成佛」,「開悟不在打坐」。如果只是關起門來動也不動地坐在那裡,就叫作修行的話,那麼石頭、木頭也都算在修行了。所以靜未必就是禪,動也未必就不能學禪。
  
  但是禪修還是先要有靜的基礎,否則要心隨時安靜下來,可能性並不大。所以一開始先要在靜中練習打坐,慢慢地才能把禪法隨時隨地用到日常生活裡,最後做 到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把自己的心安定下來,這才是真工夫。我們一般人沒有時間天天練習,所以寺院有禪七、禪三等共修活動。但是想靠打坐七天或三天,就把心 安定下來,可能性也不大;七天之中只是教你知道你的心在動,瞭解到心是如何地不安定。就是因為知道自己的心是不安定的,知道心不安定到什麼程度,這時候反 而能夠安定下來了,能達到這樣的狀況已經算是不錯了。
  
  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當不知道自己的心不安定時,你的心是真的非常不安定;當知道自己的心不安,也希望它可以安定下來,就會開始用方法來調整不安定的 心。方法很多,可以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也可以注意自己的呼吸,注意呼吸出入的感覺;或者反覆念一句話,看自己的念頭為什麼受影響,為什麼在動?動的 是什麼?此外,有人跟我學打坐,如果心始終安定不下來,有時候我會教他把妄念分類編號,妄念就會逐漸消失,浮動的心也會安定下來,這也是一種方法。以上是 靜中的方法,至於動中的方法,就是在環境中面對一切事,清清楚楚知道它是什麼。別人讚歎我時,不必歡喜,罵我時也不必難過,因為這是他的立場,跟我沒有關 係,我只要知道有這回事就好了;至於他所罵的人是不是我,這是另一個問題。如果罵得對,我應該歡喜,如果罵得不對,他罵的人根本不是我,所以不必受他影 響。也就是說,當環境使我們產生浮動不安時,要面對它,但不要把它當成跟自己有關係,如此在動中就會很安定。




宗教界也有金光黨
  
  最近連續聽到幾對夫妻離婚的消息,說是因為太太信仰佛教,棄家庭於不顧,弄得先生受不了了,只好離婚。還有太太趁先生出差時,把家產捐給寺廟,帶著年 幼的孩子一同出家。發生這種事情,難免讓人誤會是佛教出了問題;其實,這是個人的信仰偏差,或者,是他所親近的宗教團體根本不是正信的佛教,並不是佛教的 信仰有問題。
  
  佛教是非常注重家庭倫理的,並不認為每一個人都應該、或適合出家;所以,佛教徒絕大多數是在家居士。如果夫妻都是佛教徒,那當然很理想,是最好的「同 修伴侶」,可以互相尊重、彼此勉勵;而正確的佛教信仰,也的的確確可以使家庭生活減少很多煩惱。不過,如果由於所信仰的宗教不同,去參與宗教活動又不能取 得配偶諒解,我建議還是以家庭為重,暫時停止宗教活動,設法跟家人溝通。至於趁配偶不在,將家產捐出,帶著孩子去出家,這種作法,非但國家的法律不容,佛 教的戒律也是不許可。
  
  不過,宗教的戒律雖然比法律要嚴格得多,但是,宗教戒律並沒有「執法」的力量;即使在僧團之中,犯戒者不聽勸告、不知悔改,也頂多將之逐出師門而已, 並沒有具體的約束力量與辦法。所以,現在有許多披著佛教僧尼的外衣,對佛法的認知似是而非,甚至藉用迷信手法騙財騙色的宗教人物及宗教團體,讓佛教蒙受很 大的傷害。
  
  我很期待有一天政府和宗教界都能想出妥善的辦法,來處理這些問題。目前,我們只能提醒民眾睜大眼睛,凡是以神通迷信蠱惑群眾,或有男女之事,或是動輒 要求奉獻財物的,都要特別小心。當然,一個正統的宗教團體,也需要信徒的回饋奉獻,但對信徒的照顧,則是永無止境的無條件付出。至於,願不願回饋奉獻,則 由信徒自己決定,不得用神異靈驗的手段脅迫信徒奉獻;就憑這幾點,相信民眾就可以明白分辨了。




祝福大家皆能得度
  
  每當有重大災難發生,大家都會在媒體上看到佛教界為亡靈舉行超度法會的相關報導。久而久之,大家都以為,「超度」是跟死亡祭典有關的儀式。其實,從字 面上來看,超度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超越與度過的意思;也就是說,在遭遇苦難的時候,尋求撫慰和勉勵,在絕望之中找出希望來。
  
  任何災難發生,不管死傷多麼慘重,能夠真正感知悲傷的,還是活著的人。因此,華航空難發生以後,我們佛教界立刻想到要出面撫慰家屬悲痛、不安的情緒。 所以,包括法鼓山在內的許多佛教團體,在接獲消息之後,馬上自動趕到現場及板橋殯儀館為罹難的亡者助念,希望亡者的神識,能在安定的念佛聲中,放下恐怖驚 懼,安詳到達佛國淨土。
  
  根據我們關懷人員當天在現場的觀察,佛號的撫慰力量是很大的;他們在那裡持續念佛,家屬的情緒比剛開始的時候安定許多。家屬若能放下悲苦,亡者也比較 容易放下對親情的執著,在諸佛菩薩的護持之下,早日往生佛國淨土。因此,舉行超度儀式,撫慰生者的意義,更大於對亡者的功能。所以,我們其實是一邊超度亡 者,一邊也在超度生者;同時,我們也在超度在此一事件中受到震撼的社會大眾。
  
  這次空難事件,除了家屬受到極大的創傷之外,社會大眾在電視機前親眼目睹血淋淋的畫面,心裡也一定受到很大的驚嚇。生死本無常,有宗教信仰的人,平時 就有這些認知了;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可能會因此而覺得焦慮不安,不知道災難什麼時候會降臨。其實,宗教可以幫助大眾認識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這些認識,就可 以超越生死無常的恐懼和焦慮了。因此,我們的超度儀式,就不只是針對亡者和家屬而已了。
  
  不過,超度的內容,絕對不只是儀式而已,儀式只是一個媒介,好讓大家瞭解超度是件重要的事。最有效的超度,不在於做了什麼法會、念了多少經,而在於把 佛法的精神內涵,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出來。若能放下瞋恨、恐懼、不平,用廣大的慈悲心來看待這場災難,亡者便可以放下對世間的種種執著,心開意解往生佛國; 家屬也可以早日走出悲傷的陰影;而社會大眾,更可以超越生死無常的威脅,把握有限的生命,追求更積極、更有意義的人生。




《古今寺廟巡禮 恭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