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時事法句  
《春節•春劫》
  時光飛逝今歲將盡.....馬上就過春節了,一家團圓,圍爐吃年夜飯,希望大家.....(點我閱讀)

.



  網站資訊  
新增【備援站】請多加利用!
•本網站《免費刊登》各道場法會共修及活動訊息,歡迎提供資料,來信請寄Email: btly.tw@yahoo.com.tw


|
 
... ...
古今寺廟巡禮
經名•寺名•標題
內容•搜尋
網路資源

淨空老法師網站》
佛學辭典 查詢 法寶 免費 結緣 蓋實法師 講--
 觀經四帖疏》

淨本法師 主講--
 安樂集講要》

淨界法師 主講--
 妙法蓮華經》

淨本法師--
 虛空念佛堂》

大陸地區
念佛道場簡介

本站《卍續藏經》由 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 提供連結,特此致謝!

【時事法句】共 12 頁            《上一頁下一頁》            頁次: 1 / 12 

201801《彌陀•饒舌》   580
《彌陀•饒舌》

  大家都知道農曆十一月十七日,為阿彌陀佛的誕辰,其實這一天是永明延壽大師的生日,為什麼把這一天當作阿彌陀佛的誕辰呢?是因為憨山大師的《夢遊集》一段公案。

  話說五代十國時期,吳越王保境安民,亦極尊崇佛法。有一天於延壽大師住持的杭州永明寺,設一個千僧大齋,供養十方僧眾,千僧雲集,大家正在互讓首座位的時候,忽然來了一位僧人,衣衫襤縷,相貌不揚,惟兩耳特別長大。這位大耳和尚毫不客氣,昂然為坐,弄得大家很不高興。吳王看到了就派人把他趕了出去。

  齋罷。王問延壽大師:「今日千僧雲集,不知有無高僧降臨?」
  延壽大師:「那個穿的破破爛爛的長耳和尚,乃定光古佛應身也。」
  王大驚不識尊佛,趨駕往禮曰:「弟子肉眼凡夫,不識古佛,願求懺悔。」
  長耳和尚只回了:「彌陀饒舌。」四字,遂即圓寂。這個延壽阿彌陀佛多話啊!把我的身分暴露了;他就圓寂了。

  王一時莫知所措,念頭一轉,定光古佛入滅前說「彌陀饒舌」;原來一直在身邊的延壽大師就是阿彌陀佛應化生,定光佛走了,尚有阿彌陀佛在。立即駕返永明寺,那知才到山門,來人告知永明延壽大師也涅槃了。王一聞之下,真叫是哀戀交集,自愧緣慳了!

  後世佛教徒公定永明延壽大師的生日〈農曆十一月十七日〉為阿彌陀佛的誕辰就是因為這個典故。諸佛菩薩的誕辰,除釋迦牟尼佛的生日,在經典上確實可考外,其餘都是應化身的生日。在我們中國歷史上所記載,永明延壽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的,是以出家人的身分;另外,出現在國清寺的豐干和尚;還有善導大師,這三位都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可見諸佛菩薩不捨眾生,不時應化世間普渡群倫,只是佛門有個規矩,身分一暴露,他就得走,這是真的。如果說自己是佛菩薩再來,說白了又不走,那一定是騙人的,騙人恭敬、供養,不可相信,這是佛門的常識。

  永明延壽大師集禪門宗師與淨土宗祖師為一身,是禪宗與淨土的相結合者。會宗各家之說導歸西方淨土則是其佛學思想之特色所在。作為淨土宗的祖師,最能凸顯延壽淨土思想的莫過於世人熟知的「四料簡偈」,其文曰:

  有禪無淨土,十人九磋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見彌陀佛,何愁不開悟;
  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從這四句偈語中,可以看出延壽大師的修行態度,偈中指明,世人修禪固可,但須以淨土為依歸,其中第三句,就是標明禪淨雙修的好處,而以延壽個人的立場來說,禪淨雙修是最理想的修持法門,他認為弘宗演教是僧伽的本職,所以出家僧伽宜應禪淨雙修,如此才能現世為人師,廣弘教法以利他;來世作佛祖,圓滿聖果以自利,如此,則自他二利圓成,而一般的學佛者,若非上根利智之人,則應專修淨土念佛法門,因為念佛求生淨土是有保障的,所謂的萬修萬人去,但見彌陀佛,何愁不開悟?若是單修禪教而摒棄淨土則十有八九會有危險,要是無禪又無淨土,那將是萬劫千生輪轉三途六道,受苦無盡了。這四句偈語,言辭簡練,但卻義理明朗,足可作為從教學佛者修學的準則,對於後世的影響,頗為深遠,時至今日,仍富有生命力。

延伸閱讀:
《淨宗六祖延壽大師》
《憨山老人夢遊集》
《淨空法師:(宗鏡錄〉是大藏經的精華》



普為•幕後出錢出力•諸功德主•回向偈曰:
願以此功德•消除宿現業•增長諸福慧•圓成勝善根•現眷咸安樂•先亡獲超昇•臨終無障礙•見佛悟無生

•古今寺廟巡禮•網站設計•維護•攝影•張慧意居士•btly.tw@yahoo.com.tw•